第三节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第三节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安排在质量教学之后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学好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节教材安排的是一个大探究从中可以培养学生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从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归纳结论的能力向学生渗透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二学生情况分析知识上的准备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对物质的属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天平与量筒的使用过程中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测量知识与方法另外前一章中对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已经初步渗透了比值法定义概念的思维方法方法和能力上通过前一章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但探究水平较低会基本使用天平和量筒分析概括能力还比较薄弱还需要经验支持三教学设计思想结合初二学生容易对新奇事物产生兴趣但又缺乏严谨周密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