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统 计
众 数
[教学内容]
课本 P122~123 例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众数的方法,并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各自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众数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众数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会求众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各自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去商场买过衣服吗?你知道休闲类服装型号的“均码”是什么意思吗?
2.均码一般是指人的平均身高、胸围等数据确定的统一商品型号,与多数人的型号接近。
3.导入:休闲类服装型号的“均码”与我们这节课所研究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从学生去商场买衣服,休闲类服装型号的“均码”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自主探究
1.我们学习过哪些表示一组数据情况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
五(2)班要选 10 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
2.课件演示。
下面是 15 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m):
1.41
1.41
1.41
1.44
1.45
1.47
1.48
1.49
1.51
1.51
1.51
1.51
1.52
1.54
1.54
3.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4.学生独立想办法。
5.汇报不同方法。
(1)我算出平均数是 1.48,身高接近 1.48 m 的比较合适。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49,身高接近 1.49 m 的比较合适。
(3)身高是 1.51 m 的人最多,1.51 m 左右的比较合适。
6.小组讨论:哪个方案好?为什么?
7.用方案(3)选出的队员身高比较均匀。
8.因为上面这组数据中,1.51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9.五(1)班全体同学左眼视力情况如下:
5.0
4.9
5.3
5.2
4.7
5.2
4.8
5.0
5.3
5.2
4.8
5.0
4.5
5.0
4.9
5.1
4.7
5.0
4.8
5.0
5.0
4.8
4.9
5.1
4.5
5.0
4.6
5.1
4.7
5.0
5.0
5.1
5.0
4.9
5.0
5.1
5.2
5.0
4.6
5.0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左眼视力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4.5
人数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各是多少?
(3)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全班同学视力的平均水平比较合适?
(4)视力在 4.9 及以下为近视,五(1)班同学左眼的视力如何?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5)调查本班同学左、右眼的视力,找出调查数据的众数。
[通过学生独立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众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某地区 2004 年 4 月 1~10 日空气污染指数如下: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指数
95
110
156
210
320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