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

379阅读 | 14收藏 | 12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第1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第2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第3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第4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第5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第6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第7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第8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第9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第10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第11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第12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2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相濡以沫 上传于:2024-06-29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 一、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 (一)题型示例: 1、 联系全文,指出“×××”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2、 文章第一段写了“……”,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 3、“×××”句(段),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作者地描绘“……内容”后,又写了“……内容”,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来。 6、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7、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 8、引用了材料有什么作用? (二)答题程式: 1、某某句,某某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考虑与上文、下文的关系,一是前后文的呼应,二是对下文的铺垫。答题必须结合上下文内容来回答。 例:“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答案研读: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刺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2、某某段中的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写了什么内容(概括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运用什么手法写的+起到了什么用的表达效果(联系中心)。 例: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研读: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内容),借用了对比的手法(手法),行文自然生动,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中心)作了铺垫。 3、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例1: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从平静的湖水写起? 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同时也为后面美丽的湖水做好铺垫(手法、结构);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内容)。 例2: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简单赏析。 答案研读: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结构)。“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手法)。这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内容、中心)。 4、线索题:点明线索+分析作用(如何体现中心) 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等。回答时要点明文章的线索,并分析其作用——组织材料、贯穿全文、有机连接、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使行文富于变化。 5、结构特点(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记叙文(散文)的文章结构特点:①  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③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 例1: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6分)(2007年四川《焰火的变奏》) 答案研读: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 例2: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4分)(2007年重庆《告别三峡》) 答案研读:(1)以“告别”为中心;(2)感性到理性。 6、文章大意的概括题:要寻找出各段的段中心句,最后把握好中心。 7引用、或举例子的作用、用意题:围绕中心作答,只是看它是为段中心还是全文中心服务。 (三)套语集锦 句段的作用 (1)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 ④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④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2)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④照应上文、转换话题。 (3)结尾: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和;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二、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 (一)题型示例: 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运用了那些修饰手法表达,有什么作用? (二)答题程式: 运用了什么手法+某手法(技巧)运用得怎么样(一定要回归原文,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某手法(技巧)运用后好在哪些方面(首先要明确比喻、比拟这两种修辞格的作用。比喻、拟人都能更形象、更生动地写出描写对象的特点。其次,要结合文章主旨来考虑这种手法的作用,特别是围绕中心服务。) 例: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研读:(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衬托)的手法。(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光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 HYPERLINK "java:;" \t "_self" 生命力。 (三)套语集锦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 HYPERLINK "java:;" \t "_self" 记忆,使词句有 HYPERLINK "java:;" \t "_self" 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8、反问、设问:引发思考,加强语气,强化情感,使句式摇曳多姿;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三、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一)题型示例: 1、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 2、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3、根据文章解释或分析某句话的含义。句子意思如何体现,分几个部分等? (二)答题程式: 1、词语含义分析题:①弄清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中心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看完以上的一段话后,可用一个公式去记:这个词语表达了什么内容+这么表达有什么作用(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例1: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2006年广东卷第16题) 答案研读:抛:扔,投掷之意(表达了什么)。表现了夕阳慷慨地、毫不吝啬地将它所有的光芒送给人间(表达的作用)。 2、句子含义分析题:1、先确认:确认句子的位置。2、再分析:对句子中的词语特别是抽象词语进行分析,但分析时要紧密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3、后成文,确定关键词,然后成文。(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用具体内容解释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旨意义。) 例1: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 答案研读:这句话运用了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理,这个手法表达出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很好地显现了文章的中心。 (三)套语集锦 1、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①动词: 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②形容词: 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③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2、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四、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一)题型示例: 1、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分析塑造人物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记叙,说明】,收到怎样的效果。 2、作品内涵的赏析: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 (二)答题程式: 1、品味文本,鉴赏“意境”、内涵题:可从三个“必须”人手:一是“必须”将重点聚焦在作品开头、中间、结尾部分;二是“必须”注意线索、标题、注解等信息;三是“必须”注重“意境”的“外在形态”(表层的内容)与“内在本质”(深层的内容,如何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