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
【课标落实】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 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意味着科学课程不能只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怎么做科学研究,小孩子怎么学着科学家的样子做科学研究。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 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在科学探究总目标中,要求学生知道科学探究需要 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要在探究过程中,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 通的能力。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获取信息(证据),并通过思维活动处理加工,获得概念性知识。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以落实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目标为指向,促进学生反思性思考,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步骤、程序有更完整的认识。在一二年级的该专项学习中,突出了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和分享交流三个过程要素,并以适合一、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表述为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从三年级开始,进一步拓展到全部的探究过程环节,主要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几个方面。仅将查阅文献这一通过资料探究的独特探究方式在五年级专门提出介绍。
【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选取了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出“摆的运动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并对问题进行探究。本专项学习主要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科学家们具有的共同的素养,对世界充满好奇,不盲从权威,重视证据,持之以恒的研究,不仅告诉学生科学家是怎么做科学研究的,还告诉学生科学家具有哪些科学素养,具有这些科学素养的科学家更容易获得成功。
第二部分从摆的现象入手,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在提出问题阶段,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这是在三年段的提出与对比实验有关的问题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提升,是由定性实验向定量实验的转变;在作出假设阶段,将问题的可能的因素都罗列出来,一次选一个作假设;在搜集证据阶段,引导学生实验要多做几次,认真客观地做好实验记录;在处理信息阶段,强调用表格记录整理信息。
三年级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要点为提出问题(能够提出那些与对比有关的问题,并能通过实验进行解答);设计方案(设计对比实验注意公平性);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对假设进行判断);分享交流(结合结论进行介绍,质疑时要有证据)。本册的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指向科学探究过程方法的专门训练。本册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要点为提出问题(提出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作出假设(将可能的因素一一罗列,一次选择一个因素进行假设);搜集证据(多次实验,认真客观做好试验记录);处理信息(用表格记录整理信息)。在四年级上册《常见的力》一单元,学生已经多次练习过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活动的指导要点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一、二、三年级下册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几个步骤,特别是三年级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出那些与对比有关的问题,并能通过实验进行解答;设计对比实验注意公平性;根据实验结果对假设进行判断;结合结论进行介绍,质疑时要有证据等,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较之一二年级,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螺旋式上升。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欢动手。通过四年级上科学三单元《常见的力》的学习,对于控制变量来做到公平实验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较好的完成对比实验。本册专项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对提出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将可能的因素一一罗列,一次选择一个因素进行假设;多次实验,认真客观做好试验记录;用表格记录整理信息。探究活动的指导要点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验基础,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所以本节课除介绍单摆的一些概念外,在探究过程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介绍,了解科学家们在各自的领域里探索自然界事物的现象变化及其规律时表现出来的共同的素养。
2.能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回顾这一探究过程,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要素的较为整体的认识。
3.着重培养学生提出“提出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及初步掌握通过多次实验搜集证据的方法,能够用表格记录并整理分析信息。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证据、处理信息的新要求
【教学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时能够通过控制变量来做到公平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秒表和摆。
学生材料:可调节摆线长短摆角大小的摆、秒表、布尺、实验方案记录表。
【教学时间】
建议2~3课时
(第一课时:阅读学习科学家所具有的科学素养;认识摆的结构,通过动手操作摆并进行摆的读数,修正操作中的一些错误;通过的摆动次数不同这一实际情境认识提出“摆的运动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将影响因素一一罗列。)
(第二、三课时:对问题影响因素选择其中一个作出假设;小组讨论控制变量设计探究方案;学生多次实验并认真、客观做好实验记录;用表格记录数据,并学习通过表格数据整理信息)
【教学过程设计】
一、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所具备的共同素养
1.出示科学家图片,这些科学家,你认识吗?老师这里有他们的小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展示科学家的资料(资料一个一个呈现,看完小故事就出现该科学家所具有的科学素养)
3.小结:虽然这些科学家们有不同领域的研究,但是他们都具有共同的素养:对世界充满好奇、不盲从权威、重视证据、持之以恒。
4.今天让我们要像科学家那样进行一次研究。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各领域的科学家的基础上,再认识科学家所具备的一些共同的专业素养,加深对科学家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
探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
1.出示游乐场里的一些装置:秋千、游乐场的大摆锤、海盗船;
师:同学们,游乐场里有各种各样的装置,看这是“秋千”“大摆锤”“海盗船”这些装置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会摆来摆去;
会来回摆动;
师:对,像这样的装置我们称为摆;
师:老师现在也做一个摆,我们来认识一下摆的结构。
2.用图钉钉在黑板上沿,用一条线挂在图钉上,线下面吊上小球。
师:下面吊着的这个小球称为摆锤(板书:摆锤),小球上连着的这根线称为摆线(板书:摆线),(板书在摆的实物位置)。轻轻拉动摆锤的时候,这个摆线和之前竖直位置出现一个夹角称为摆角(板书摆角)(板书:摆的结构)(认识摆的结构,为下面的探究做好准备)。
3.下面我们一起来让这个摆摆动起来,看看20秒内能摆动几次?老师轻轻拉动小球,然后松手,让这个小球自然下落。(强调拉动摆锤而不是摆线,让摆锤自然下落,手不能给小球施加前进的力,为下面顺利进行研究做铺垫。强调摆来回一次算摆动一次。请一个同学帮忙计时。同学们一起数数。)
4.刚才老师的这个摆在20秒内摆动了15次,现在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摆。你们能不能自己测量这些摆在20秒内摆动几次呢?怎样可以测的又快又好呢?
生:小组分工合作
师:请你们小组快速的分工一下,每个小组可以安排一个计时员、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我们每个小组也来玩一玩。
生:……
5.请每个小组领取摆并动手操作,看看你们的摆在20秒内可以摆动几次,比一比哪个组玩得又快又好。(学生动手,教师巡视查看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生:1、2、3、4、5……
生:1、 2、 3……
6.请各组汇报员汇报一下你们组摆了多少次,教师及时记录。
7.科学家研究发现只进行一次测量可能不准确,那我们再来测一下看看摆动次数是多少?
(再次测试并记录,注意不要改变摆线摆长)
8.通过这两次的测试,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小组两次摆的次数一样
不同小组的摆,摆动次数不同
9.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板书提出问题)
生:摆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
师:你们觉得可能跟什么有关系呢?
生:摆锤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长短;摆线的粗细;摆角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摆的结构,让学生学会如何让摆动起来,如何计数摆动的次数,学会分工合作。在小组的测试中初步发现摆的一些规律,有的摆动快,有的摆动慢,引导学生提问问题: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作出假设、设计方案
1.同学们认为摆的快慢可能跟这么多因素有关,但每一次我们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