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教学杂谈-北京
〖创设好情感体验的氛围〗
在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的角色不再主要是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主要职能也转变为知识的促进者。如“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等等。”
由于学生大多没有去过北京,在学习《北京》前,我请学生收集有关北京的图片、文字资料。有的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查找到有关北京的资料;有的同学把自己在北京拍的照片带来了;还有的同学带来了北京各个景点的旅游介绍。通过资料的查找,使他们对北京有了初步的认识。等到上这一课时,他们就能融入自己的感受来理解课文内容。如天安门广场的宽阔、立交桥的纵横交错等。这时我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如“告诉学生故宫非常大,来回匆匆走上一趟也要三个多小时;然后出示故宫全景图给他们欣赏”等等,让他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我的调动下,孩子们更想进一步了解我们的首都,我就趁热打铁,让大家拿出查找到资料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而且也对从多角度了解了北京──这个美丽的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融入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对北京的了解中,增进了与小组伙伴们的合作,同时也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可谓“一举多得”。作为教师要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和意识,结合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不断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探索。我觉得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教师真正转变角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尊重自主,唤醒感悟的喜悦〗
《北京》一文,出现了许多新词,特别是一些四字词,如: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川流不息、名胜古迹、高楼大厦、风景优美等,我利用图片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让他们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读中感悟词语的意思。
其中“矗立”一词的处理,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张呈品字形排列的图片,即: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城楼前的华表、广场中央的旗杆。学生观察片刻后,脸露喜色,纷纷高举小手说出自己的发现──“老师,我发现它们都是高高的”、“我发现他们都很直”、“我发现它们都是竖立着的”,进而知道了“矗立”原来就是高高的直直地立着。有一学生还激动地比划着小手,发现“矗”是由三个“直”组成的,就好像画面中的三样景物一样,直直地竖立着。
这样的处理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之理念,学生始终是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其中的。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原有的知识储备不够,要理解“矗立”一词是比较抽象的。试想,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矗立”一词的意思,教学时间是节省了,学生获得词语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