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时,学生经历“分物游戏”“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对“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识,从本节开始把“平均分”转换为列除法算式表示,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初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以熟练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开始接触除法有一定困难,所以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来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会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策略:探究式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小猴子最喜欢吃香蕉了,今天小猴乐乐摘了许多香蕉,快帮他数一数一共摘了多少根香蕉?乐乐要把香蕉分给他的伙伴们。这节课我们就和小猴一起来“分香蕉”。(板书课题)
2.该怎么分才公平呢?(每份都一样,平均分。)
3.追问:可以平均分成几份?(2、3、4、6份)
二、自主合作,学习新知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动手分一分
1.分一分,说一说(平均分)
(1)师: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想动手分一分吗?在动手之前,请先听清楚活动要求:
A.请用你手中的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边摆边说“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
B.摆完之后要让别人一看看出你是怎么分的。
师:清楚活动要求了吗?好,心动不如心动,开始动手吧。
(2)生动手分一分,师巡视,适时指导。
(3)汇报交流。
请生上台把自己摆的过程画出来。(用展示台展示,让学生结合小棒说自己摆的过程)
先展示平均分成2、3、4份的情况,注意在学生汇报的是,特别是第一个要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注意评价和奖励:说得真完整,讲得很流利,汇报得很大声。)记得把图贴出来,板书。
最后展示平均分成6份的情况。展示的人先别汇报。
提问:你看得懂他是怎么分的吗?学生交流完后,再引导学生换个角度观察。
(4)用包含除的角度观察分法。
师: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观察这幅图,也可以看成是怎么分的呢?(板书:每几根1份,分成了几份。)
师:你能不能也用“每几根1份,分成了几份”的话说一说其他的分法呢?挑其中一种分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小结:把12根香蕉平均分的方法有许多种,像这样的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新的算式来表示,那就是除法算式。
2.写一写,除法算式。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想想该怎么用除法算式表示呢?如果学生会,就提问学生。
再引导全班学生根据图列式。
3.认一认,读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