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人》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美版义务教育六年级上册第十课,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课课型属于 “造型·表现”。教学以勤劳的人为主体,旨在通过创作来表现人物的形象。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了解背二哥的历史和人物特征,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存在自己身边的表现素材。运用剪贴的方式,让学生在剪贴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人物刻画的基本方法和剪贴步骤,表现出背二哥的人物的动态、表情、衣着等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有意识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的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造型表现的认识,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将个人的制作与集体活动相互结合,通过设置情境、场景等形式,来表现不同动态、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想像能力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同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本课具有地方性特色,所讲的人物对象是我们生活中能观察到的,完成本课的作业应该问题不大。该年龄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美术的要求又有所不同,想象力也不如二、三年级时丰富,他们更多的是追求现实、真实的东西,虽然绘画技巧比以前成熟,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要想表现出夸张而有特点的人物动态,需要老师积极的引导 ,多设置情景,让学生互动,激发他们夸张的表现欲望,塑造出生动而有趣的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通过了解背二哥的来历,感受背二哥的现实生活的基本表现方法,探究剪贴的步骤和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尝试用剪贴的方式表现背二哥的人物特征。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去学习背二哥朴实勤劳,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重点:了解背二哥的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形象和外貌特征。
难点:运用剪贴的方式表现出人物形象和外貌特征,作品生动、具有创新性。
教具:色卡纸、剪刀、画笔、范画。
学具:剪刀、画笔、色卡纸、双面胶。
教学过程:
创设情趣,引入课题。
师问:同学喜欢劳动吗?生答。
同学们要知道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可爱,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劳动者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生活,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看看视频中描写的是什么人在劳动?
生:是描写的背二哥。
师简单概括:是一群以背运东西为生的人,人称背二哥。
2、师:考一考大家对生活的观察,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群存在呀?(找学生回答,师提示如我们的酒厂沟、西门桥头等)
生:有,街上有背二哥。
3、跟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引出课题《通江背二哥》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联系生活,初步了解
出示图片背二哥,介绍背二哥的来历:(图片和文字同时出现文)
过去大巴山区交通十分不便,人们运输货物全靠人力背运,四川人自古以来就在米仓古道上,组成背运队伍,背运粮草,日常用品,往返于川陕两地。因其背上的用具是二架子,人们把背运货物的人,亲切的称为“背老二”或“背二哥”。
2,观察分析,交流讨论
(1)出示不同的背二哥图片(图片展示包括不同地点,不同工作场景等,来让学生感受背二哥的生活)。
师问:通过我们的图片观察,有哪位同学能说说你看到的背二哥或是在你印象中的背二哥是什么样的?(师提示,比如背二哥常出现的地方、他们的年龄、以及在闲暇时和工作中的样子等。)
生回答:感觉他们很辛苦;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大都是一些在50-60岁左右的人;平时没事做的时候会坐在自己的背篼上吹吹壳子,打打小牌等;工作时很卖力,不怕苦不怕累
师总结:同学们知道吗?虽然背二哥的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好的手艺,但是他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了生活,为了撑起一个家,平时干的活在脏在累,从来都不抱怨,始终是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每天的生活。
(2)师问:当同学们看到他们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笑对生活的态度,你们想不想用美术作品的形式把这些勤劳的背二哥表现出来呢? 生:想。
3、深入探究、表演体验
师:,我们要抓住他们的哪些特点才能表现的生动呢?出示图片,找学生表演背二哥的人物动作,让学生观察回答(师分别从人物的动态、衣着、表情、工具等做引导)。
师问: 他们的动作有什么不同啊?生:有的在背东西、有的在向远处看、有的坐在背篼上。;
师总结(板书:人物的动态)
师问: 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