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能比划、说明1米的大概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做单位估计一些简单物体的长度,学会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能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2、使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测量等数学活动,体会认识“米”的必要性,形成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在估计长度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估计意识。
3、使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测量等活动,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人体上有一些可以使用的“尺”,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及1米=100厘米。
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准备:
米尺、标签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激发需求
1、游戏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你们现在会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吗?我们来比一比,看谁量得又快又准。(一人测量黑板长度,一人测量课本的长度)
问:刚才用厘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感觉怎么样?那怎样才能简单点呢?(换一个更长的尺子测量)
师示范米尺测量。
小结:是啊,厘米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