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比例 人教版.doc

82阅读 | 3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比例 人教版.doc第1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比例 人教版.doc第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比例 人教版.doc第3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比例 人教版.doc第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比例 人教版.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風甜 上传于:2024-07-01
《解比例》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第12册P35~37 解比例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并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方法,本节课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为今后学习教学比例尺及比例的应用打下基础,同时会进一步加深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已学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解比例的学习,学生对于性质的掌握程度较好了,本节课以学生的自我探索为主。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自学、合作、讨论等手段去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教学目标与方法 1、教学目标: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知识和能力:培养同学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同学的合作意识。 3、过程和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同学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2、教学难点: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七、教学媒体设计: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进行知识引入、新知学习、课堂小结与能力提升等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课件必须为教学服务,必须符合学科的教学规律,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这一方面,并且注意由浅入深,启发思维。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 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应用比例的意义或者比例的基本性质)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课件出示) 6:10和9:15 20:5和4 :1 5:1和6:2 3、刚才我们通过练习复习了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请同学们看这个题(8 :X=4 :2),这个题也是比例,我们知道比例里有四项,但这里只有三项,要求其中的一项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新知识,解比例(板书课题),相信大家认真学了后就明白了。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学习什么叫解比例: (齐读)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前面学习的解方程是求方程中的未知数,而解比例是求比例中的未知数,那么解比例与解方程是不是相同的呢?带着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看这个例题。 2、教学例2(课件出示) 请一位声音洪亮的孩子读题: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在这个题里面,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你觉得这些信息中哪个信息最重要,最关键?这个信息中的1:10是谁和谁的比呢? (艾菲尔铁塔的模型高度和实际高度的比) (3)你能根据这个信息说出一个比例关系式吗?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 (4)接下来我们要运用比例的知识列出个比例,可是这里只有三项,比例里有几项呢?差一项,怎么办? 仿照方程的方法,把我们要求的问题设为X(学生说,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解:设这座模型高X米。 对应关系式,模型高度是什么? X,实际高度是多少? 320米,X:320=1:10, 这样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列出一个比例,那么我们能说它是一个方程吗?想一想什么是方程?(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那这里有未知数吗?(有,是X)它是个等式吗?(是,有等号连接)所以我们也说它是一个特殊的方程。 怎么解这个比例呢?解的根据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 两个内项是320和1,两个外项是X和10,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到一个等式。 (5)同学说,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再看看这个方程是怎样得到的? (6)计算完了,X带单位吗?对了,因为我们在前面设的时候已经写了单位了,这里是X的值,所以不能带单位,还该怎么样? 不要忙着作答,先检验一下,我们用比例的意义来进行检验,口头检验,所以X=32是这个比例的解。 现在我们就能放心作答了。学生口头答,老师板书。 出示课件内容:黑板上的方法和大屏幕上的方法都可以,同学们喜欢哪一种就用哪种方法。 同学们,这道题我们已经完全解决了,我们以后还会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很多这一类型的题,那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解决这个题的过程是什么呢?(首先是阅读与理解),我们要认真读题找到题里的重要信息,(然后是分析与解答 )分析信息里的数字和问题的关系,那么这里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呢?(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最后是回顾与反思),一定要检验自己的结果对不对。 回过头来看,黑板上的这个比例你会解了吗?学生说,老师写。注意完了后要进行检验 看来同学们掌握得很不错了,那么像这样写的比例,你们又会解吗? 3、教学例3。 (课件出示) 出示例3:解比例 2.4/1.5=6/x 提问:“这个比例与例 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学生说,老师画,这样用十字交叉的方法一画,就清楚了。 解比例像解方程一样,先写上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