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比 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在解比例的过程中,理解解比例与解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
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教学难点:
体会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2、请你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且说明理由。(课件出示)
5:7和8:13 1/2:1/3和1/4:1/6
3、 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几:(课件出示)
14:( )=35:5 ( ):5=4:10
过渡: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解比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李明同学从外地旅游回来给我们带来一张风景秀丽的照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图片。
照片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李明同学为了更好地向大家展示这张漂亮的图片,在电脑中把照片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你知道宽是多少厘米吗?
(1)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放大前后的相对应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的)
(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告诉学生:“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4)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教师板书:6x=13.5×4。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在6x前加上“解”:)
(5)让学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注意解比例的格式)
(6)强调检验。
解比例实际上就是解方程,方程解完后还要做什么?(检验)指名回答,集体讲评。
2、试一试:
(1)提问:“这个比例与刚才的比例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2)“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就得出方程。)
(3)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1.2X=75x0.4
(4)“这个方程你们会解吗?”
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出求解过程。解答后,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解的。
3、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1) 提问:“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2)“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4、补充练习: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列比例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课件出示,由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6:X=3:15 2:25=X:0.5 1/2:X =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