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整时 冀教版.doc

193阅读 | 8收藏 | 4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整时 冀教版.doc第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整时 冀教版.doc第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整时 冀教版.doc第3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整时 冀教版.doc第4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4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没关系 上传于:2024-06-27
认识整时 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在入学后第一次正式接触钟表,让学生初步了解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你认识钟表吗”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取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关于钟表的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明确: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分针,有的钟表还有秒针;认识整时,并告诉学生,生活中大家说的“几点”,叫做“几时”;认识半时。为二年级认识钟表计算做一件事经过的时间做准备。 学生分析: 对现代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在入学前,已经积累了看钟表上的时间的经验(现在每个家庭基本都有钟表,大量的电视节目时间的显示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组织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一些时间。如早晨几时起床、几时到校、几时睡觉等,这些内容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而且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出示钟表的钟面,与学生共同讨论钟面的特点。讨论的话题可以接着学生前面介绍的生活时间,如在钟表上怎样知道是6时呢?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来介绍他们对钟面的认识,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钟面的数字以及长短针的作用。同样,对半时的认识也可以先请学生作介绍,再由教师组织归纳。 教学目标: 1、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学习,提高合作、探究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 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钟面模型、课件(实物钟、电子表)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首先以谜语引入课题,然后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物教学,使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学习关于钟表的有关内容。由学生自己动手调整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学习整时与半时。新课标中提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此,在进行活动设计时,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吸收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信息,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素养目标: 会根据钟面上的指针,正确读出整点和半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激疑情境,导入新课。 1、听录音,猜谜语。 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 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三个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实物钟挂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黑板上的实物你们认识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2、导入:这些钟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作用都是用来帮助人们掌握时间的,它的作用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谜语引出“钟表”,通过比较钟表的大小、形状和作用,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积极性。} 二、演示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实物钟表模型观察,认识钟面。 出示钟面,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概括有关钟面的知识。 1、分组讨论。 请小朋友们观察黑板上的钟面,仔细观察后向小组的同学介绍,看谁的眼睛最明亮,谁的口齿最伶俐,将你所知道的、看到的、想到的说一说。 2、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师生共同交流,在合作交流中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教师要把握知识掌握的深度,引导学生观察出数字排列的有序性、数字分布的均匀性、指针行走方向的一致性,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对称、有序地观察钟面)。 3、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