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说课稿.doc

244阅读 | 9收藏 | 2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说课稿.doc第1页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说课稿.doc第2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2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偷渡 上传于:2024-06-03
尊敬的给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下面我将从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学习内容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属于革命文化题材类的课文,承载着中国文化自信。 本单元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情怀为主题。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饱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二、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自主学习生词,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多件事内容的梳理,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注意方法引导,关注学生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学习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正确读写“崛起”等词语。 2.用人物+事件的方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结合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4.立下读书志向,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精神。 根据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以下评价任务: 1.梳理概括课文中的三件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探寻中华不振之因,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四、学习方法 情景教学法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教师通过生动具体的场景,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感受周恩来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此外,我还将采用合作探究法,在学法指导上,我将采用朗读感悟法,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五、学习过程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将紧紧围绕“革命精神代代传”这一学习主题,设置以下三个前后连贯的情境任务,组成学习任务群,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任务一:追寻伟人足迹 活动1.初识人物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全中国人爱戴他,全世界的人也爱他。在他逝世的时候,上百万群众冒着严寒聚集在长安街,只为送他最后一程,联合国也为他降半旗表哀悼之情。你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交流周恩来的生平事迹,教师适时补充:他在十二岁时就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继而引出课题,并理解“崛起”的意思。为整节课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开端。 活动2.学词理句 利用预习单第一题自主解决字词,结合图片和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光耀门楣、当效此生”的意思。继而指导书写“肃”字,并组织学生在学习单上及时练写,提醒学生写字如做人,应当严肃认真,从而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任务二:探寻崛起成因 活动1.概括主要内容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规避教师的剖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学习本环节。 我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二中的事件要素表。在学习过程中,我将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并及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抓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