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亡、牢”2 个生字。
2.朗读课文,读懂寓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读懂寓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了许多成语,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画面,猜成语。
课件演示下面成语故事的插图,学生猜成语:
守株待兔 坐井观天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二、认读字词
1.读题目,认生字:寓、则、亡、牢、揠
(1)出示课题:寓言二则
读准“寓”。寓言能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根据自己的理解思考:这里的“则”可以用哪个词代替?这篇课文包含哪两篇寓言呢?
(2)出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学生借助拼音读好字音,重点读好“揠”。
2.连连线,为动物找到家,认生字:圈
(1)出示一组表示动物的词语,一组表示“动物之家”的词语及其拼音。
洞dòng 鸟
巢cháo 鼠
厩jiù 牛
棚péng 羊
圈juàn 马
(2)出示羊圈的图片,读准“圈”并组词。
(3)“圈”是个多音字,你还在哪里见过它别的读音吗?组词说说看。
3.换偏旁组新字
(1)每:海、悔、梅
(2)皮:波、坡、疲
4.加减法认字
(1)栽-木+ 隹= 截 裁-衣+ 隹= 截
(2)端-立+ 口= 喘 湍-氵+ 口= 喘
5.演一演,认读表示动作的词语:叼、钻、丢
出示词语,用动作演一演。
三、读通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出示朗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主朗读、同桌互读。
(3)师生合作对读。
2.再读课文,了解结构
(1)听老师朗读《亡羊补牢》,引导学生画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体会寓意。
起因:牧羊人的羊圈破了,丢了一只羊。
经过:他不听街坊劝告,又丢了一只羊后,修补了羊圈。
结果:他再也没丢过羊。
(2)指名朗读《揠苗助长》,边听边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说其中的寓意。
起因:种田人巴望禾苗长得快些。
经过: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结果:他的禾苗都枯死了。
(3)小结:一个完整的故事应由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组成。
3.指导学习《亡羊补牢》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用来解释课文题目的意思?
出示解释“亡羊补牢”的句子: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2)同桌讨论,先说说题目中“亡、牢”的意思,再说说题目的意思。
(3)抓住关键词语读好人物的对话:
①读好牧羊人第一次丢羊后,街坊邻居与他之间的对话。
抓住关键词读出街坊“劝告”“关心”的语气。
②读牧羊人的话:“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要读出
充满不屑一顾的反问语气。
积累词语:亡羊补牢 劝告 筋疲力尽 明白
小结: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会从他们的语言和动作中透露出来,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加以体会。
4.自主学习《揠苗助长》
(1)默读课文,画出可以解释课文题目意思的句子。
解释“揠苗助长”意思的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2)抓住关键词,理解种田人的心情变化
第1自然段:“巴望”
第2自然段:“终于”“一棵一棵”“拔”
(3)同桌之间练习对话。
引导思考:儿子跑到田里,发现禾苗都枯死了,回到家后会对自己的父亲说些什么呢?
父亲会有怎样的反应呢?(顺其自然,循序渐进)
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语气。
四、领悟寓意
1.创设情境,表演讲故事
(1)亡羊补牢
牧羊人发现自己修补羊圈以后再没丢过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