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下)
教材版本
统编版小学语文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 22《铁杵成针》
教学目标
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感受小古文的“精致与典雅”,要通过断句诵读,推敲字词义与现代文比较,来了解小古文的字词和句子精致典雅特性,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小古文中,字词和句子的精致典雅学生不易于感受,因为四年级学生对小古文的字词句式精致典雅的特点没有深入了解,他们只是追求简单的字义和文章内容的理解,没有形成品赏文言文的习惯。
教学方法
1.通过学生个性诵读和断句后的诵读比较,教师范读和视频朗读,教师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体会到小古文的精致典雅。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李白感悟老奶奶的意志。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谚语导入,激起同学兴趣。
2.介绍主人公李白与谚语的相关的事情,引出课题《铁杵成针》。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文本
1.出示文本,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抽读,读准字音,互评。
(2)老师断句范读。
(3)听视频读。
(4)生练读,齐读,点评。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媼(ǎo)/方/磨铁杵,问之,曰(yuē ):“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huán) /卒(zú )业。读完故事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人翁就是李白和老婆婆,是老奶奶要把铁杵磨成针。
请大家注意以下几个读音。
三、品词读句,赏经典。1.读读词语,重点正音。(1)出示词语,指名朗读下面词语:铁杵 磨针溪 弃去 老媪
欲作针 还卒业 曰(2)学生齐读,读得整齐,读得响亮。2.看看偏旁,猜猜字义。老媪(看“媪”字的组成,女+昷(繁体昷同温)指温顺温柔的女人,联系前面的“老” ,可以想到“老媪” 指的就是慈祥善良的老奶奶或老婆婆。
3. 联系文中语句,观察“曰”字字形,说说“曰”的意思。外框是个口字,里面“一”代表舌头,表示舌头在动,在说话,所以“曰”就是说的意思。(3)读读带有“日”的语句。
4、文中是怎样称呼李白的?找一找。(李太白\太白)(2)为什么不都称呼李太白?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对,(避免重复,表达更简洁。)(3)读读带有上面人称的语句。5.联系语句,猜猜"其"字。
(1)太白感其意。
(2)“其”是其中、其他的意思吗?不是,在这里是指示代词,是(老媪、老奶奶,)太白感受到了谁话中的意思?(3)读读带有“其”字的语句。
6.听老师讲述,把字组成词语,体会古文用词特点。
在四川眉州这个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条小溪,小溪叫磨针溪。磨针溪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世间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座山中读书,听出来了吗?这里的“世”就是?对,世间、世上:“传” 呢?对,传说。你们发现了吧,古文中的一个字,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词。你们来看看,“过小溪" 的“过", 组个词,“路过”可以,“经过”也很好,“跃过”也可以,”趟过”,这个词最好了古时一个字,现在-一个词。太白/感其意,还(huán) /卒(zú)业。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了,回去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说古文语言简洁、凝练。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上面我们从6个方面分析理解了文言文词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