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读懂文章,梳理思路脉络。
2. 品味语言,把握中心观点。
3. 理清层次,分析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用现实主义笔法表达了一个朴素的愿望——居者有其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了现实中有一个栖身之所,我们的精神还要有一个栖身之所。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应诗意地栖居。”刘禹锡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身居陋室,却道:何陋之有?可见,物质世界家徒四壁,精神世界却能富丽堂皇。小屋里有爱,有着温暖的色彩;小屋里有信念,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小屋里有回忆,是生命中的美好。在精神小屋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精神小屋里,“一水一心法,一石一禅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看看作者的精神世界都有哪些东西?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提问】第1-5自然段讲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1和2段说,我们很难达到两句名言所讲的有雄浑宽阔的胸怀,但这两句名言恰恰又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接下来,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