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名师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检索资料,围绕“信”这一主题对大量资料进行浏览、辨析和选择。
2.梳理出“信”字的字型流变和字义引申,了解“信”字的内涵。
3.整理有关诚信的名言和故事,探究“信”的文化内核。
◎课前准备:
1.小组合作收集“信”字的字型、字义流变,综合各种材料,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个汉字。(参考网站:形象字典、国学大师)
2.小组收集、翻译并背诵中国古代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课上进行小组比赛。
3.小组合作收集中国古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读懂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字谜。
人言可立。(打一汉字)—信
2.人无信不立。
屏显: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1)学生齐读。
(2)尝试翻译。
翻译示例: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会先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小结:人无信不立,“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那什么是“信”?首先从汉字的字型和含义说起。
设计意图
以字谜入手,引发兴趣;《论语》导入,开启问题。
二、信之字
1.信—字型流变。小组合作展示,相互补充。
2.信—字义引申。小组合作展示,相互补充。
引申线索:
小结:信也,信任,承诺。答应别人的事情需要做到,而别人知道了你的隐私你同样也希望他不说出去。那些猜疑、担心什么的,我们把它叫作不信任。信任是美德之一。我对美德的理解是,一剂美化心灵的最佳化妆品。
屏显:
信任是交流,是责任。在古代,信任也是一种精神,轻易是不可以违背的,甚至比生命还重要。
——选自《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信》
学生齐读感悟。
设计
设计意图
从源头开始,感悟汉字之美,理解“信”的文字含义。
三、信之言
古代先哲在思考“信”这一道德规范时,留下很多精彩言论
1.名言汇总。
示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②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③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墨子
④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⑤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
⑥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
⑦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晁说之
请同学把小组汇总的资料现场输入电脑Word文档里。
第一次比赛哪个小组找得多,找得准。
注意:有些名句不一定出现“信”字,但表达主题为“诚信”也可。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
2.记忆比拼。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名言记得最多的同学参加比赛。
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背诵顺序
(2)按照顺序来背诵名句,前面背过的后面不能再背。
(3)每轮背不出来者则遭到淘汰。
小结:诚信是德,是人与人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美德。诚信是金,一个人有了诚信,他的生命就会闪光。一同去寻找那些用诚信让生命发光的人。
设计意图
通过名人对“信”的阐述,初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