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陡、链”等 6 个生字,会写“爬、峰”等 11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爬上天都峰的。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时安排] 2—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意图:本环节力求达到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资料的目的。
1.我们曾经学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去看一看,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有关天都峰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了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呢?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我们今天就要通过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板书:爬)
二、范读课文,学习生字
意图:通过自学生字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1.带着上面的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并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例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1)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2)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3)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根据汉字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记。有的可以在语境中识记。例如,“陡、链、颤、攀、鲫、呵”;有的可以和形近字比较,例如,“辫”与“辩、辨”的区别;“苍”的下面不要写成“仑”,“仰”的右半部的左边不要多写一横或一撇。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意图: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表达顺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
2.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爬天都峰之前──爬上了天都峰──爬上天都峰之后;还可以概括为:面对天都峰天险──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勇于攀登,战胜天险。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1.教师示范“辫”字的写法,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课件辅助。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意图:从题眼入手,提出疑问,激发兴趣。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出示天都峰的实景)先看图再讨论,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再通过朗读,读出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难以攀登,令人望而生畏;读出“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天都峰的险一是高,二是陡;高,高得如上青天,陡,陡得似直上直下。
3.品读“挂”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将“陡”体现了出来。
学生阅读课文后指名交流、教师适时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4.为什么在这里要突出描写天都峰的“险”呢?
二、深入读课文,突破重点
意图: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指导学生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自由朗读:“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体会他们的复杂心情。
分角色朗读。
思考:联系上下文,两个人为什么会互相询问,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3.引导学生揣摩“奋力”“一会儿……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