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问题》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关注数学本源,抓准核心内容。充分把握知识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让教学设计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围绕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与互化的理解这一核心内容,设计系列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及抽象思维能力。
2.重视引导比较,深刻把握本质。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逐步澄清认识,深化理解。充分发挥比较法在数的认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对“分数与比所体现的倍比关系”与“百分(数)率”的比较中,加深了认识。
3.问题引领探究,构建活动课堂。围绕教学重点,巧设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更为学生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得到(图1)后,连续设计了两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个是:“什么是营业税?”,另一个是:“你怎样理解’营业额的5%’这句话?”每个问题,都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它们在深刻思考的基础上,一步步理解核心内容。
【学情与教材分析】
“纳税问题”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个单元中“纳税、利息和折扣问题”一课中的第一课时,也是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之一。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率)的意义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