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doc

260阅读 | 10收藏 | 8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doc第1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doc第2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doc第3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doc第4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doc第5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doc第6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doc第7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doc第8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8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眸中星心上人 上传于:2024-06-14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二、教材分析 这一课讲述的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汉族建立的北宋等几个政权并存的一段历史。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 在碰撞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本课所学内容, 是以后学习南宋和金对峙、元朝大一统等内容的一个范例, 是学好本单元内容的一个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辽、西夏、北宋是三个并立的政权; 尝试评价辽宋、夏宋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训练,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讨论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战有和, 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教学重点 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的评价“澶渊之盟”及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认识中华民族大融合是历史的必然。 六、教学过程 (1)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少数民族用他们的勤劳智慧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北宋建立后,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多媒体展示辽、西夏、北宋形势示意图)。你们想知道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情况吗?他们与北宋的关系如何呢?杨家将中杨令公真有其人吗?现在让我们走进历史长河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地图,能够让学生很清楚的知道北宋处在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设置疑问,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讲授新课 一、崛起与并立 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与发展 请大家阅读教材33~34页,完成“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表格(见下表),抽查学生填表情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设计意图:以学生填表代替教师讲解,利于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提问:比较分析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共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一方面使学生们加深对这两个少数民族的认识,也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为祖国边疆的开发做出伟大贡献。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总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渡:认识了这两个少数民族,那么他们和北宋的关系如何呢? 二、战争与和平 出示《幽云十六州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幽云地区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左图右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它利于学生形成历史地理结合的大学科观。 多媒体展示战争形势图,由学生讲述宋辽之间的冲突,教师补充说明北宋两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杨继业就是在第二次攻辽中,为辽所俘,绝食而死。 设计意图:引入杨令公的故事,一为呼应导入新课时的设置的 疑问。二为加深学生对宋辽战争的印象。 两次北伐的失败,使统治者产生了“畏辽”心理,加之国内矛盾日益尖锐,只好对辽采取守势。(出示战争形势图)由学生讲述澶州之战。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其语言表达力。 出示两段材料,让学生结合材料,讨论如何评价澶渊之盟?教师做必要的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问题。 根据所学的宋辽关系,让学生结合教材自学宋夏关系。了解宋夏议和的内容,并分析议和的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过渡:宋辽、宋夏关系有战有和,战争是短暂的,和平、民族交往、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三、民族交融与发展—拓展延伸 出示材料: 材料一: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所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皆与中国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顾宏义《辽宫英后》认为,汉族人本命年系红腰带的习俗源于契丹皇帝的再生礼。 思考:两段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民族融合是民族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难点。补充的材料,弥补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