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岭南版二年级美术下册《4. 象形文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

265阅读 | 12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岭南版二年级美术下册《4. 象形文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第1页
岭南版二年级美术下册《4. 象形文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第2页
岭南版二年级美术下册《4. 象形文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第3页
岭南版二年级美术下册《4. 象形文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第4页
岭南版二年级美术下册《4. 象形文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潮红 上传于:2024-06-03
小学美术:《象形文字的联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岭南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课本二年级(下)4课《象形文字的联想》 【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继承与创新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了解象形文字的同时,能认识了解中华文化的渊远流长,体会到汉字中所蕴含着的丰富形象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传统文化产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在进入教学时,应提供给学生文化认知、文化理解、学习探究、想象创作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是第二单元《点线色,你我他》中点、线、色的综合运用。 教学中抓住三大内容:一是认知象形文字的作用及造型特点;二是根据事物特性用象形文字联想来进行初步创作;三是以象形文字的组合联想创作出有故事性的完整作品。教学中重在线条的形象化和抽象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联想为手段,进行“线”与“形”的想象创作,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在把握技能吸收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学生间合作、探究、创造等学习体验的活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知水平虽处在初级阶段,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在经过一年的多的学习认知训练,掌握了部分基础绘画知识和技能。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形象思维十分的活跃。采用故事导入、看图猜字、影片找字、分析范例,实现知识迁移。在趣味游戏的课程环节中,进行积累创造。更有利于思维的开拓。他们已经掌握部分文字,对于汉字的由来和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求欲望,愿意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策略】 从本册教材的教学思路出发,选择了最能体现继承与创新的《象形文字的联想》这一课。学生目前接触汉字与绘画已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将“字”与“画”联系起来进行有故事性的创作却是首次。首先针对学生目前的年龄现状,对事物具备充分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以分组竞赛刺激任务驱动。 教学环节,以强弱节奏有序地分层递进,从产生兴趣-文化认知-文化理解-自主探究-观看示范-首次尝试-完成作品-文化传承。以总分总的形式贯穿全程。 教学流程,设置了适合此阶段学生的具有故事色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故事期待,并以主人翁参与其中。随后采用了文化角度观察,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与我国汉字间的联系。以看图猜字游戏激励。从老师的示范中进行自主探究,尝试对象形文字的联想创作,分组完成后进行组合,形成思维串联。生生进行互评,深化认知后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探究学习,发散思维共同创作。达到共同促进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感知象形文字及其描摹实物形象的特点; (2)认识文字与画面结合的象形文字,感知象形文字的变化过程; (3)能运用点、线或符号,联想创造出象形文字,并组成有趣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引导认知中,了解象形文字是描摹是实物形状的文字; (2)了解象形文字的由来和演变; (3)在慧眼识字游戏环节中,找到象形文字形成的特点,在图画中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 (4)在动画中找出象形文字,培养专注观察记忆,有利于积累和运用。 (5)在分析示范字结构中,学会知识的迁移,进行逐词联想的自主探究创造。 (6)小组合作,共同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进行观察分析,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2)利用单字分析、以词创画、排序解谜的顺序,整合逻辑思维;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与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感知象形文字的由来和演变,对象形文字进行有创意的联想创造。 【教学难点】 根据象形文字的特性,运用点、线或符号,进行表达创作。 【核心素养目标】 感知象形文字的由来和发展,感受中国古人的想象创造能力,能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象形文字。能够运用简单线条、形状或者符号,学习古人描摹表现的方法,创造出象形文字,并组成故事画面,养成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 教法: 1.坚持以生为本,创设情境,以故事导入作为课程启动,以由简至繁作为知识递进。 2.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适时采用情境创设法、探索体验法、展示法、迁移法,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再创造。 学法: 1.以初步认知象形文字,了解象形文字的表现特性。 2.能自主思考、判断象形文字。扩充象形文字字量,为后期创作作累积。 3.观看示范,学习创作时的思考联想方法。 4.思考讨论,生生交流创作方法,掌握知识点,进行再创造。 【教学评价】 1.每个教学环节结束后,进行知识点渗透,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小结。 2.采用生生互评,相互激励机制。 【学具准备】 牛皮纸—彩色纸—油性笔—油画棒—炫彩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核心素养的渗透 课前准备 播放音乐 侯课 学习习惯及常规培养。 氛围营造,提供想象。 创设情境 课程导入 1. 创设情境,以故事导入课程。 揭示部分课题:象形文字 观看手动小动画,初步感知象形文字。 故事神秘气氛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观看故事图片,初步感知象形文字。 课堂发展 一、引导观察 1. 教师解说象形文字的由来,展示《花山岩画》,龟甲及兽骨,引出甲骨文与中国汉字的联系。 2. 观察中国汉字的字形演变。 3. 看图分析思考 师:这是一个什么象形文字?为什么认为是一个象字?你从哪些特征看出来的呢?(学生回答) 4. 教师小结:是根据这些简单线条组成的图像特征进行的联想。(补充完整课题,“象形文字的联想”) 二、欣赏启发 1. 慧眼识字游戏环节。 2. 动画欣赏,执行在动画中找象形字的小任务。进行小组竞赛。 3.猜猜教师示范的象形文字 是表达什么内容。(生思考回答) 4.教师小结: SHAPE \* MERGEFORMAT  是指部落中一个家庭的意思,许多家庭集中组成一个部落,是要表达聚集、集合的意思。老师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创造?(指出强调联想的方法) 学生聆听教师讲解象形文字的由来。 观看字形的演变。感知象形文字的变化。 根据展示出来的象形文字,进行思考分析,猜出象形文字的意思。 明白判断一个象形文字可用特征联想的方法。 1.猜出象形文字的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