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毛遂自荐》教学设计2.doc

210阅读 | 8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毛遂自荐》教学设计2.doc第1页
《毛遂自荐》教学设计2.doc第2页
《毛遂自荐》教学设计2.doc第3页
《毛遂自荐》教学设计2.doc第4页
《毛遂自荐》教学设计2.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毛遂自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并熟记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3.在此基础上能对历史人物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赏析情节的能力。 2.掌握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文中对人物的刻画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用“毛遂自荐”来比喻自己推荐自己,那么毛遂究竟何许人也,他究竟有何德何能,敢于冒着被人扣上“穷出风头”的恶名,自己推荐自己呢?今天就让我们循着司马迁的生花妙笔去结识一下这位具有超群的胆识和才能的毛遂先生吧。 二、介绍作者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父亲任太史令多年,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天文、历法、诸子等无所不通,司马迁少年时代在父亲的指导下专心学习,后来又向著名学者孔安国学习《尚书》,向董仲舒学习《春秋》,受到良好的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寻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写《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担任太史令,4年之后开始撰写《史记》。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受宫刑。他极度愤懑,但为了著史,忍辱生活。出狱后曾任中书令(皇帝身边掌握机要的宦官),仍努力写史。公元前92年左右,司马迁完成了约53万字,130篇的不朽巨著《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留下的著作,除《史记》外,还有《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等。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注意文章的节奏和人物的情感。 2.学生朗读,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字音和停顿。 四、翻译课文。 1.以教师翻译为主,注意具体实词的解释和通假字。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五、布置作业。 1.请你以毛遂的身份讲述这个故事,注意要使用第一人称。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作业反馈。 1.抽查学生背诵课文第一段的情况。 2.考查部分字词、成语含义。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课文的三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1段可以看成是情节的开端,提出中心事件和有关的人物、地点及背景,写背景,用个“围”字,突出赵国处于困境,说明“合从于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平原君对随行人员的要求之高,反映完成任务的艰巨性。第2段可以看成是情节的发展、高潮和结局。记叙毛遂在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极不顺利的情况下,用威胁与说服的手段,终于使楚王订下合纵之盟。第3段是尾声,写平原君引咎自责,向毛遂诚恳致歉,表现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2.毛遂是怎样获得出使楚国的机会的? 毛遂满怀自信,以自我推荐的方式获得了平原君的信任,从而出使楚国,崭露头角。 3.毛遂又是如何一步步让楚王定盟约的? 从“按剑而前……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这段文字能够看出毛遂示之以力,以武力相胁迫;从“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这句话可以看出毛遂示之以利,晓之以利害关系;从“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这句话可以看出毛遂示之以信,表明赵国的诚信。毛遂目的明确,层次分明地表现出自己的立场,令楚王接受盟约。 4.文章以平原君对毛遂的报答和尊敬结束全文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表现出毛遂的成功,烘托出毛遂的义勇和胆识。而且这篇文章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从整体来看,平原君应该是主角,所以结尾还要扣到平原君这来。 5.你认为毛遂和平原君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毛遂面对国难挺身而出,有义勇精神。他因门客之间互相倾轧,而未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而现在他主动抓住机遇,对天下形势有独特高明的见解。他聪明并有外交才华,大智大勇,有斗争艺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之以利、明之以信,大义凛然,果敢严谨,是一个对政治形势了如指掌,见义勇为、慷慨纾难、智勇双全、有礼有节的门客形象。 平原君喜士养客,但蔽塞视听,对人才不能亲自考察,唯左右毁誉是从。可是他能引咎自责,勇于致歉,重视人才,是一个诸侯国里有权势、有见识的开明政治家形象。 6.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毛遂这一人物形象? (1)本文在故事的全过程中,只重点突出了自荐、歃盟、引咎三部分的内容,而其中又以歃盟为详写部分,极力表现出毛遂的性格特点:具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外交才华。文章不拖泥带水,集中凝练地刻画出毛遂的形象。(2)故事从一开始就把毛遂和数千门客放在对比描写的氛围之中,以众门客的庸碌反衬毛遂的脱颖,用会盟前门客十九人的迟疑与焦急,给毛遂出难题,和“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的毛遂成功后的反唇相讥对比;把毛遂的智勇和楚王的色厉内荏相对比;把平原君对人才使用的前后态度作对比;这一系列的对比,使人物个性特征,特别是毛遂的个性特征栩栩如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