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医患纠纷处理交流材料.doc

199阅读 | 7收藏 | 8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医患纠纷处理交流材料.doc第1页
医患纠纷处理交流材料.doc第2页
医患纠纷处理交流材料.doc第3页
医患纠纷处理交流材料.doc第4页
医患纠纷处理交流材料.doc第5页
医患纠纷处理交流材料.doc第6页
医患纠纷处理交流材料.doc第7页
医患纠纷处理交流材料.doc第8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8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痴情乏味 上传于:2024-07-20
1医患纠纷处理交流材料一当前城区医疗机构医患纠纷增多的主要原因少数医护人员道德业务素质低下医疗机构对责任人员追究不力是导致医患纠纷增多的首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生病后到县城看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县城医疗机构承担的医治任务也越来越重在这种条件下县城医疗机构聘用的人员必然增多人员素质相对而言也有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业务水平低下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较差造成了医患关系紧张为医患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加之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引起医疗事故或医疗过失行为的医护人员未追究责任或者责任追究不到位导致医护人员对医患纠纷难以引起足够重视责任心难以增强甚至一味责怪医疗执业环境不好我们所调处的八起医患纠纷中几乎都存在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比如明知产妇患有心脏疾病还让家属从乡下骑摩托车送到城里分娩确认流产病人患有心脏疾病还无医生定时观察巡视护送新生病儿转到上级医院就诊却不与上级医院工作人员交接等几起造成患者死亡的案例都说明只要医护人员责任心稍微强一点患方家属就难以找到医方过错纠纷也就可能避免农村族群势力活跃和亲邻关系密切是导致县级医患纠纷多于大中城市的重要原因县城医疗机构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与农村患者距离更近接触更多人缘更广而农村族群势力的活跃和农民亲2邻关系的密切又决定了农民患者在县级医疗机构医治发生问题后患者家属容易取得周围人群的同情与支持一家有难百家帮人多势众事好办抱着这种心态只要本乡或本村或亲朋好友中有一人在医院出了事同乡同村同姓同学亲戚朋友都会抛开一切事务加入到讨还公道的队伍中来或为事主出谋划策或为事主壮势助阵如此一来即使原本想息事宁人的家属也会含悲忍痛在索取经济补偿方面搏它一搏医患纠纷甚至医闹事件应运而生倘若同人同事发生在离家较远的大中城市医疗机构考虑到路费误工等成本因素加之多数农民的畏缩和欺小怕大心理壮势助阵队伍便难形成如前不久某农村产妇到城郊医院仅就诊一个晚上且医方没有任何过错随后转至县级市人民医院观察治疗一天最后在设区市医院治疗十二天死亡患者家属及亲友却把尸体抬到城郊医院索要赔偿医患之间沟通渠道不畅是导致医患纠纷增多的直接原因部分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意识不强沟通能力较差沟通态度消极许多应该及时告知的事项未能明确告知患方造成事故发生后患方心存怨恨从而引起纠纷如几起新生儿就诊死亡的案例就存在医生对患儿家长告知不到位的情况公众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是导致医患纠纷增多的间接原因公众的医学知识相对缺乏对医疗行业医学科学的认知不足对医疗工作的高风险和局限性理解不够对承担救死扶伤责任的医护人员寄予过高的期望超出了目前医学发展的实际水平如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刘某在某医院分娩时医生告知了自然分娩的危险性结果产妇3死亡后家属仍然向医院索赔社会舆论和民间传言推波助澜是导致医患纠纷增多的外在原因随着在外打工人员见识增广部分媒体片面炒作加上本地处理医患纠纷赔付案例的真假传言导致部分患者家属比照攀比心理加剧从而只要是在医院发生了患者亡残就有理无理地要求赔偿如今年正月初二发生的邓某流产死亡案例家属无凭无据开口就索要赔偿七十万元医患双方法律意识淡薄是医患纠纷增多的深层原因今年春节期间一起纠纷的患者家属一番言语最具代表性我不懂法我也不犯法我用我的土办法看你们对我有什么办法只要纠纷发生了患者家属往往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正常解决既不作鉴定也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出索赔金额而是一味地采取先漫天要价后软磨死缠的方法来达到索赔目的还有部分患者家属是通过医闹来给政府和医院施加压力逼迫医院花钱买平安作为医院方面也存在着只考虑赔偿以后对医院产生负面影响而不愿意依据法律法规规定赔偿到位的问题往往在调解过程的最后阶段都是医院方面迟迟不肯表态逼得我们请市领导出面协调院方才勉强支付二市调处医患纠纷的做法和体会公平公正独立便捷是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的立身之本挂牌于市县司法局由专职调解员和法学专家医学专家组成的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与卫生行政调解和司法诉讼途径相比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调委会与医4院系统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可以消除患方对医院的不信任情绪符合独立公正的要素容易赢得老百姓的信任二是调委会聘用的是富有医学知识的医学专家富有法学知识的法学专家和富有调解实践经验的专职调解员这些专业优势为其调处医患纠纷增强了公信力三是调委会调处纠纷可以随时介入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或医方提出申请也可以由患方直接提出申请调处程序方便快捷只要是在法律许可的框架之内双方自愿达成协议便可完美结案并执行到位四是调委会调处纠纷不但不收取调解费用而且可以不拘泥于是否通过了医疗事故鉴定法医学鉴定或医学会鉴定等程序能够节省大量调处成本因此省率先在各县市区组建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的做法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便民之举只要调委会坚持公平公正独立便捷的立身之本必将成为司法行政系统执政为民的一面新旗帜一个新亮点规范程序练就素质是调处医患纠纷的必备条件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在当前还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相对完备的操作规程可供遵循从事医患纠纷调解的多数工作人员也还是初次接触此类纠纷没有书本教条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因此自己给自己订立一个相对规范的程序自己给自己练就一套相应高强的素质便成了当务之急为此市调委会在受理纠纷方面明确了几条原则一是对于历史遗留纠纷和索赔金额不超过五万元的纠纷由卫生行政部门先行调解三次未能成功调处的可申请市调委会调处二是对于正在发生医闹事件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可以随时申请市调委会紧急调处三是5患方强烈要求调委会调处的纠纷调委会可以受理在具体调解过程中一般必经以下程序首先是由调委会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介绍调委会组成人员和调委会的性质和职能告知当事人有申请某个调解人员回避的权利第二步是由卫生行政部门简单介绍纠纷发生情况和曾经调处的情况第三步是分别听取患方代表和医方代表对纠纷争议焦点的陈述第四步是由医学专家传阅相关病历和资料第五步是当事人双方回避医学专家和法学专家分别从医学角度和法律角度进行会商第六步是请双方当事人听取医学专家的医学判断意见和法学专家的法律分析意见第七步是由患方提出索赔的具体要求和理由由医方回复是否承担相应要求和答辩意见如果双方所能承受的金额相差过大则由专职调解人员和相关领导分别找患方和医方代表进行磋商在双方意愿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由调委会办公室起草和解协议交由双方代表签字然后敦促执行到位对于专职调解员的素质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我们基本上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到心中有是非而不论是非在查清事实心中明确是非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和民间习俗居中公开调解分别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劝说撮合工作尽量引导当事人走上和解道路万一调解不成则引导当事人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依法向法院起诉调解成功则组织双方签订和解协议书并确保该协议书达到案结事了的法律效果二是要做到知法懂法善于用法作为一名专职调解员除了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和调解技巧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在调解过程中既要适时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宣6传又要根据法律法规合法合理合情地进行调解三是要做到海纳百川胸襟宽广医患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往往是各执一词情绪激动唇枪舌剑各不相让专职调解员介入后往往双方都不理解对调解人员进行语言甚至人身攻击的现象也可能存在尤其是患方经常说到的一句话是你们当官的都是官官相护有几个人能为老百姓作主啊此时调解员一定要忍得住气受得了冤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利用调解技巧做好双方的劝和工作最后让事实证明我们就是不偏不倚为老百姓作主的中间人法情兼行柔性和事是调处医患纠纷的有效手段医患纠纷与其它类型的纠纷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对患方家属而言一方面自认为处于弱势地位容易以过激的言行来掩饰内心的恐惧另一方面也确实会处于伤心或悲痛之中可以说是悲愤交加身心交瘁医方的任何不理智言行或调解员的任何一句重话都有可能引起患方及其家属的义愤或反感从而导致谈判陷入僵局甚至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比如我们前不久处理的一起纠纷中患方家属将刚满月的婴儿尸体停放在医院大厅之中正在谈判时医院居然接受另一患者家属送来的感谢信患方家属得知信息后立即离开谈判桌准备冲往医院闹事经公安人员设法劝说才重回谈判桌因此作为站中间的第三方调解员必须时刻关注谈判时双方的情绪和举动在依照法律框架调解的同时特别要善于以情感人尽可能运用柔性的劝解方式取得当事人的心理认同从而为和平谈判铺平道路三调处医患纠纷中的困惑及建议7适用法律的困惑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造成患者死亡的没有死亡赔偿金项目只有丧葬费精神抚慰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被赡养人赡养费等而当死亡人为新生儿或婴幼儿时是不用赔偿被抚养人生活费被赡养人赡养费的且精神抚慰金的最高限额只能计算到六年当地平均生活费但是如果依照民法通则中人身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医疗服务合同成立后造成患者死亡的应该由医方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被赡养人赡养费等其中死亡赔偿金一项就是二十年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种计算方法导致两种相距较大的赔偿结果医方当然宁可选择按照医疗事故承担赔偿患方只要稍微懂得一点都会选择按照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来索赔并且多数都会以不忍心让死者再受开肠破肚之难作理由不肯进行法医鉴定或医疗事故鉴定如果是起诉到了法院法官有权参照两种不同的规定作出判决而在调解之中双方必定以此作为争议焦点各执一词调解员也就只能是扮演糊涂官判糊涂案的角色了因此建议高层早日对此问题给予明确统一的规定协议效力的困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作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其中一种形式主持调解后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这应当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当医院拿着调委会制作的协议书到保险公司请求赔偿时保险公司会以凭法院生效的判决书或调解书支付保险赔偿费为理由拒绝向医院支付这笔费用医方也动辄以法院判我多少我就出多少为托词不赞成患方与其和8解因此对于调委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如何赋予更强的法律效力还有待于相关法律的进一步明确调解经费的困惑虽然省综治委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调委会的工作经费由卫生行政部门予以保障但是这种保障要落实并不顺利有一定难度所以笔者建议这笔并不是很大的开支还是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用来保障医患纠纷调处的有关费用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