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七年级语文上册1 散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171阅读 | 6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七年级语文上册1 散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1 散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1 散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1 散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1 散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救赎 上传于:2024-07-14
第一课《散步》 莫怀戚 学习目标 1、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语言美,进而感悟文章的情感之美和生命之美。 3、让学生得到家庭亲情的熏陶,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品析精彩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本学案的内容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在学案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课前预习”;第二课时,师生合作探究,认真研究学案,完成质疑探究,完成当堂检测及课后练习题和导学评价相关练习;规范书写。 学习重点 1、阅读课文,体会亲情,品味语言。 2、理解文章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最后一段的理解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第一课时 学习小目标: 了解散文的有关知识;积累关键词语;了解作家作品。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体会作者表达情感。 学习重点: 阅读课文,体会亲情。 学习难点: 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1、走进作者 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名周平安、章大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人,当代作家。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曾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2、了解背景 文章写于1985年。莫怀戚父亲刚去世。照料了莫怀戚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调了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莫怀戚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那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而与陪伴相伴的,就是对“生命”这个命题的感受和思考。 3、文体知识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但是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狭义的的散文,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出现较早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表达。 预习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嫩(nèn)芽 霎(shà)时 桑(sāng)树 水波粼粼(lín) 强(qiáng)壮 背(bēi)起了母亲 散步(sàn) 强 背 散 勉强(qiǎng) 我背(bèi)上的…… 散(sǎn)文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极短的时间 ②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③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预习自测 给加点词语加上拼音: 信( )服 酷( )冬 熬( ) 分歧( ) 各得其所( ) 水波粼粼( ) 背( )起了母亲 背( )起了儿子 好像我背( )上的同她背( )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 一、反复朗读课文,掌握关键词语,体会文章语言,了解文章大意。 二、小组合作探究,整体感知文章。 1、从全文来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2、这篇散文通过写一家人“散步”,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道德?又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3、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分歧中,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4、文章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我的疑问: 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虑的问题写下来,待下一课时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四、课后训练: 1、抄写课文关键词语2遍,摘抄文中优美语句(两句以上)。 2、有感情的朗诵散文。 第二课时 学习小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语言美,进而感悟文章的情感之美和生命之美。 2、反复朗诵,让学生得到家庭亲情的熏陶,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习重点:. 体会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和结构以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继承和发扬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煎熬(  ) (2)波光粼粼(  ) (3)一霎时(  ) 2、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各得其所: 分歧: 委屈: 3、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树上的嫩芽也蜜了。(  ) (2)我想折散一家人,终不愿意。(  ) (3)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  ) (4)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 课内探究 一、质疑探究: (一)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2、但是春天终于来了。 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二)分组讨论,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然后发言,说出自己的认识。 1、“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仔细品读,说说文中景物描写的含义和作用。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绿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2、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四)分组讨论,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二、当堂检测: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