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第3课时 第 几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0页内容及第23页练习四的第1、2小题。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基数的含义,知道物体数量的多少可以用1、2、3等这样的数来表示的基础上学习自然数的序数含意,使学生初步感知并理解序数含义,并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教学目标
通过排队买票这类熟悉的事件,理解“几”“第几”的含义。
区分数字序数和基数的含义。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区分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
教法与学法
本课时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景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制成课件展示出来,教师应
适时引导使学生明确空格里数字的意义不同,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深化学生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理解。
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区分“几”和“第几”的含义,在 联
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掌握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理解。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多媒体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小庆和爸爸、妈妈去外地游玩,买票时,懂事的小庆对妈妈说:“妈妈,我去买票吧,你们在旁边休息一下。”看到妈妈同意了,小庆自觉在售票处前排起队来……画面定格,教师导语:小庆排在第2,他前面的阿姨排第几?由此导入本课课题。(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把数学与生活情景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真实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同时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守纪的教育,贴切自然。】
故事导入法: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他吃到第4个才觉得饱了。他拍拍肚子,叹气说:“唉!要知道吃第4个能饱,先吃第4个该多好啊!”
提问: 他说得对不对呢?为什么?
学生: 不对,这个人吃了4个烧饼才饱,要是只吃第4个烧饼,也就是只吃一个,不会饱。
教师: 很好,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几”。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通过有趣的故事导入,使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舞蹈引入法:教师组织5名学生,跳一曲简单的舞蹈,结束后排成一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谁来说一说,一共有几人跳舞?王小雅排第2 ,她前面的同学排第几?她后面的同学排第几?……由此展开课题。
【品析:简短的舞蹈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几”和“第几”的不同,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快乐的舞蹈中去。】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认识“第几”,区分“几”和“第几”。
◎引领学生共同观察教材第20页的画面,提取图中信息,找出待解决问题。
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
①有5人排队买票。
②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2。
提出问题: 他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几”和“第几”。
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
①“几”表示事物有多少,是数字的基数含义。
②“第几”表示有次序的事物中的一个,侧重描述次序,是数字的序数含义。
区分“几”和“第几”。
①观察画面,一个一个地数,共5人,这里的“5人”表示总数是5 。
也就是从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数到最后,总数是5人,它表示数字的基数。
②继续观察画面,排第1,排第2,前面只有,所以前面有1人,后面有、和,所以后面有3人。
③排第3,前面有和,所以前面有2人,后面有和,所以后面有2人。
④排第4,前面有、和,所以前面有3人,后面只有,所以后面有1人。
⑤排第5,前面有、、和,所以前面有4人。
所以“第1”“第2”“第3”“第4”“第5” 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和顺序,是数字的序数,如图:
如果从后往前数,则排第1,排第5,如图:
小结: 1.“几”和“第几”的含义不同。“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