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3.让学生对演讲的特点有初步感知。
二、活动重点
1.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意识,交流、分享的态度和能力。
2.以活动为载体,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曾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催人奋进,促人成长,在物质条件日益优渥的今天,“自强不息”对于在座的同学们来说,是否已经过时了呢?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读一读
请同学们先默读幻灯片上展示的故事;读完后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一位到海边度假的富翁遇到了一位正在睡觉的渔夫。富翁说:“今天天气好,正好可捕鱼,你怎么在这里睡大觉?”
渔夫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捕10公斤鱼,平时要撒网5次。今天天气好,我只撒网2次,任务就全部完成,所以没事睡大觉。”
富翁说:“那你为什么不借机多撒几次网,捕更多的鱼呢?”
“那又有什么用呢?”渔夫不解地问。
富翁说:“那样你可以在不久的将来买一艘大船。”
“那又怎样?”
“你可以雇人到深海去捕更多的鱼。”
“然后呢?”
“你可以办一个鱼类加工厂,那你就可以做大老板,再也不用捕鱼了。”
“那我干什么呢?”
“你就可以在沙滩上晒晒太阳,睡睡觉了。”
渔夫哈哈大笑说:“你这个人真会说笑,那我现在不就在睡觉晒太阳吗?难道我晒到的太阳和你晒的太阳有什么不同吗?”
请同学们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富翁和渔夫的生活态度。
引导明确:自强不息和知足常乐。
活动二:辩一辩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你认为我们的生活态度应该是“自强不息”还是“知足常乐”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观点自动分成两组,开展自由辩论。可以是就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述,也可以反驳对方组员的陈述。但都要求观点明确,论据翔实,论证充分,有理有据。可以运用幻灯片上展示的同学们之前搜集到的材料。
幻灯片展示同学们之前搜集到的名言、格言、诗句及故事。
自强不息名言、格言、诗句、故事展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泰伯》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自强不息故事:
头悬梁,锥刺股;詹天佑建铁路;港珠澳大桥通车......
知足常乐名言、格言、诗句、故事展示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宋 林逋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清 纪昀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清 曾国藩
知足常乐故事:
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塞翁失马……
引导明确:当经历过拼搏、努力、奋斗后,以一颗从容之心来接纳自己最终的得与失时,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此时才是对“知足常乐”最好的诠释。而对于正年轻的同学们来说,“自强不息”,才应该是属于青春的唯一一张通行证。
活动三:看一看
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播放之前准备好的对自强不息人物的采访视频、搜集到的故事视频;展示故事课件。
视频一:荆州市四机中学田博晟同学在学习基础不太好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持续努力,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荆州中学。
视频二:刘伟在十岁的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凭着超凡的毅力每天坚持7个小时的练习,一年内就达到钢琴7级的水平,最终收获第一季《中国达人秀》冠军。同时,他还是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冠军,并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世界用脚打字速度最快的人。
引导明确: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却从未改变,它也永远不会过时,它的表现形式也可谓是丰富多彩。自强不息是“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卧薪尝胆之志,是田博晟同学身上的勤思苦学,自强不息是刘伟面对逆境的不屈不挠,是自信自立,是勇于开拓,......
活动四:讲一讲
刚才的辩论带给了同学们什么新的启示?从实际生活出发,你觉得自己或者我们班同学应该如何学习他们的精神呢?请你以“自强不息”为话题,自拟观点,完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演讲稿。
知识链接:演讲稿写作基本要求
1.观点鲜明。一篇演讲稿只能有一个中心,全文内容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2.了解听众。分析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