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议论要言之有据
【教材分析】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点是“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材主要从“材料确保准确”“材料要与观点保持一致”“注意材料的丰富性”三方面进行指导,并配以三个“写作实践”,多方位地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指导作用,可操控性较大。
而《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也有这样的要求“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针对这项要求,所以本节课紧抓“搜集素材”“构思立意”“修改加工”等关键词制定相关的议论文写作训练。
【教学目标】
1.明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之分
2.学会积累和正确地使用材料,保证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与观点一致
3.综合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使议论言之有据
【预习提示】
1.思考:如果你是故事中男孩的妈妈,你会怎样做?
一名身绑炸药的男人闯进校园,挟持了一男一女两名中学生与警方对对峙,要求警方立即处死把自己骗的倾家荡产的合伙人,否则就与人质同归于尽。这个要求警方当然无法答应,于是就僵持起来,谈判专家与其周旋了大半天,无果。忽然,女孩向男人提出要上厕所,男孩也跟着说要上厕所。男人狰狞一笑:“想用这种方法逃跑?没门!”孩子再三恳求,男人便心生一计:“好。我答应你们。但只能一个一个轮流去。如果一个不回来的话,另一个就给我陪葬。”男孩首先对女孩说:“我是男子汉,你先去吧。”他一说完,女孩便立即跑了。几分钟后,她回来了。轮到男孩上厕所时,他的妈妈突然人群中跑出,一把抱住他,放声大哭。女孩看到这一幕,绝望地闭上了眼……
2.交流: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畅所欲言聊一聊
(一)通过了解,我发现大家对于故事中妈妈的做法分成了两大阵营:一是让男孩回去,二是坚决不能回去。同意前者的举手。(生举手示意)那么,剩余的就是同意后者了。下面,我们来个微型的辩论赛,说出你的观点并表述出自己的理由,尽可能地让对方认可你的观点。(通过学生的表达,引出“生命”和“诚信”两个关键词)
大家再好好想想,生死关头,生命和诚信到底哪个更重要呢?我们先
一起来看一下故事的结尾:(大屏)
可谁也没想到,男孩的母亲擦干眼泪,拍了拍他的肩:“儿子,你是男
子汉,有警察叔叔在,咱什么都不怕。”就这样,男孩也回去了。男人看着先后回来的女孩和男孩,一脸的不可思议,几分钟后,他举手投降了。后来,男人对采访他的记者说道:“自从被朋友欺骗后,我就开始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这个世界。但是,那天,当我看到两个孩子以生命相托时,我突然发现,我错了!”
同学们,看完这个完整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谁来说说?(学生表达完,教师大屏展示一首小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山陀尔
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观点,你能否把这首小诗改写一下来代表大家的心声。对,把“自由”改成“诚信”就可。来,我们一起大声读一遍,再背一遍。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诚信故,两者皆可抛。
(二)那么,关于诚信,你还知道相关的格言或事例吗?谁来说一下。
学生表达完,老师做补充。(大屏)
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2.民无信不立——孔子3.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4.曾子杀猪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街上去,儿子拉住她的衣襟又哭又闹,说要跟着妈妈一起上街。
曾参的妻子被孩子纠缠得没有办法,就对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吧,等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回家里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参用绳子把猪捆在地上,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备杀猪呢!她一看这阵势,急了,赶忙制止丈夫说:“刚才是和孩子说着玩的,哪是真的要杀猪呢!”
曾参却认真地对妻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还小,不懂事,只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实质上就是在教孩于说假话。再说,母亲骗了孩子,孩子就会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不会轻易相信了。这样做,对家庭教育是不利的。”
结果,曾参说服了妻子,还是把猪杀了。
5.季布“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老师注意到,刚才辩论赛时,大多数同学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谈对“诚信”和“生命”的看法,很少人会想到借用名言或典故来说服对方。其实,辩论赛中,这种“借力打力”的方法绝对比你滔滔不绝的用“我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管用多了。
说到这,我看有的同学跃跃欲试了,想再来一遍?那是不可能了,一原先支持“不让男孩回去”的同学现在也巴不得他快回去了,二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作文,以写为主。所以,暂且按下心头的激动,待会把想法写到纸上。大家可以先猜一下,作文题目会是什么?对,和诚信有关,简单点,就是《论诚信》。写文章一定要文体分明,所以,再猜一下,我们要写什么文?聪明,就是议论文。其实,我们刚才的辩论赛就是一个很好的议论文体例,先表明自己明确的观点,再用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二、用心领会读一读
这种文体要写好,可不容易。议论一定要(指黑板,学生齐读)言之有据。那么,什么是言之有据呢?(大屏,学生齐读)
言之有据就是要有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即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举事例、列数据等。
道理论据包括为了证明论点而引用的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和自然
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现在,我们来回看一下刚才有关“诚信”的材料,谁来说说那些是事实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
(学生答完,教师明确答案:材料1、2、3为道理论据,4、5为事实论据。)
能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后面还有两个。来,大家一起齐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大屏)
学习目标:
1.明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之分
2.学会积累和正确地使用材料,保证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与观点一致
3.综合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使议论言之有据
三、手脑并用学一学
选取论据有原则,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屏):
1.论据要有确凿性
事实论据要让人相信,其材料必须准确真实,切忌张冠李戴甚至胡编乱造。不少同学因为材料记忆不准确,又懒得再去核实,就凭着记忆作文,结果把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事说成是牛顿所为,把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拿给孩子玩的奖章说成是金表,甚至还有同学说朱元璋勤于政事,多次派郑和下西洋。这些没有事实根据可言的论据,别人一眼就会看出破绽。自然,文章论证的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2.论据要有典型性
事实论据包括各方面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只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论据才能有说服力。切忌以偏概全,顾此失彼,只选取身边琐事作为论据。如论述“近朱者赤”这个观点时,用“我的好朋友善良热情……”这样的事例,往往难以令人置信,缺乏说服力,论辩性不强。
3.论据要有针对性
有的材料内涵丰富,运用时要仔细斟酌。同时,即使是同一个事件,其成因也是多方面的,如果把握不好其中诸多因素的细微差异,就会打“擦边球”,造成论据与论点的脱节。因此,选择材料的主旨必须与论点吻合,才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4.论据要有丰富性
行文时,可以将历史事件、生活事例等事实论据和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等道理论据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如《敬业和乐业》中,作者以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佝偻丈人专心承蜩、总统与黄包车夫做各自工作的例子为事实论据,还引用了《礼记》、孔子、朱子的论述作为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论据要有新鲜性
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比如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就会写“失败乃成功之母”,一写做好事就非要写雷锋,这些老掉牙的事例,已经早被用滥了,文章当然也就没了新鲜感,少了吸引力。诗文贵在创新,那些拾人牙慧的文章是毫无可读性的,因为它缺少了作者写作的灵气和个性。选用材料应力求新颖,舍弃大家都用的角度,选用那会令读者眼睛一亮,怦然心动的新材料,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学们,请把运用论据时应注意把五个方面的关键词积累到笔记本上。
四、火眼金睛辨一辨:
下面这些论据有些适合论证“诚信”这个观点,有些不适合。自读,根
据论据运用的五项原则进行辨别,找出不适合的材料。(大屏)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
2.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
3.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
4.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列夫·托尔斯泰
5.武训将分家所得的3亩地变卖,加上历年行乞积蓄,共210余吊,悉交人代存生息,而后置田收租。他唱道:“我积钱,我买田,修个义学为贫寒。” (《武训传》)
6.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