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本组课文以“成长”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学生能抓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展开想象、对比句子、情感渲染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激情导入
2.齐读课题
3.通读全文,思考:周恩来为什么立下这样的誓言?
4.总结板书:中华不振
二、精读课文
(一)小组合作学习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中华不振的?
2.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3.在学习小组里面交流
(二)研读课文
1.探究学习1-8段(学生找到哪里,老师相机处理)
A、品读词句,初步感受中华不振。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师:“得意扬扬”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得意的样子。
生:形容神气十足。
师:你什么时候得意扬扬?
生:我做了一件好事,得到老师的夸奖。
生:我考试考了第一。
生:我在竞赛中获了奖。
师:我们只有取得好的成绩和做了好事,才会得意扬扬,可是这个洋人轧死了人还得意扬扬,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他是多么的霸道。
生:他多么的不可一世。
师:请同学们读读描写洋人的句子。(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在现场看到这个洋人,会怎么想?
生:我想使劲地揍他。
生:我很愤怒,我想枪毙他。
生:我要将这个洋鬼子以及所有的洋鬼子都赶出我们中国。
师:多么可恨的洋人啊!谁能读出愤怒的心情?(指名读、齐读。)
师:我从同学们的朗读中听出了对洋人的愤怒,为什么洋人在中国这样横行霸道?
生:这是因为“中华不振啊!”
(分析: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好奇心,学习就会变得兴奋,思维就会掀起波澜。怎样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就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即从“周恩来为什么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有价值的问题入手,引领学生深读课文,学生兴味盎然。同时,抓住“得意扬扬”这个重点词语,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学生感悟深刻,对洋人的愤怒之情油然而生,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通过哭诉着、得意扬扬的对比描写体会中华不振。
●从洋人欺侮中国人后趾高气扬的神情中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从当时妇女的穿着“衣衫褴褛”体会中国当时的落后、人民生活的困难,体会中华不振。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通过“不但不…反而…”这组词语体会中国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心,感受中华不振。
●体会这是在中国的地盘上,国人当时根本得不到最起码的公道,没有地方说理、没有地方申诉,感受中华不振。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从“紧握着”这个词语体会国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把愤怒压抑在心中,想象他们当时是什么心情呢?
●从“只能”、“谁又敢怎么样呢?”看出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都没有能力去反抗,也不敢反抗,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以便感受中华不振。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通过对比句子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更为强烈,进一步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进一步感受中华不振。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借。嘿!这一带
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
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这段话主要让孩子体会“闯进”,在中国人自己的地盘还要闯进来,说明这也是中华不振,这段话略处理。
(老师相机处理回勾1—6段)
导语:其实当周恩来刚到这里的时候伯父就告诉他没处说理去呀,同学们现在你们能体会到伯父当时的心情了吗?进入角色体会着读读当时他们的对话,想一想应该怎么来读。
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呀!”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伯父对他说:“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抓住“打破沙锅问到底”体会周恩来对此事的关注,读出语气来就可以。
2、导读9—15段,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A.思考问题: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周恩来他在想些什么呢?
B.导读课文9—15段,思考:你从这个呼声听出了什么?(周恩来的远大理想)
整合前面,进一步感受中华不振
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C、通过资料补充升华学生情感,深入感受中华不振。师:出示课件。(火烧圆明园、洋人杀中国人、洋人在中国的租界耀武扬威等图片。)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
生:洋人禽兽不如。
生:这些洋人没有一点人性。
师:为什么洋人在中国的领土上这么嚣张?
生:这是因为“中华不振啊!”
C.重点体会: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又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周恩来看到这种情景,他在沉思什么呢?自读课文9至17自然段。
生:他一定在沉思,我国为什么这么落后?
生:我们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
师:周恩来,你为什么而读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多么清晰而坚定的回答!周恩来,你为什么而读书?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多么响亮的声音!周恩来,你为什么而读书?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多么有力的声音!我们回答问题的声音坚定、有力、响亮,这就是词语“铿锵有力”。让我们一起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现在,我们国家已崛起,不再受人欺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我们为什么而读书?
生: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
生: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生:为中华之世界排名第一而读书!
三、课外拓展
1、教师小结。
2、作业布置:
●课下读关于周恩来的故事。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想想为什么而读书?
(分析:利用课件出示背景资料,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创导开放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对“铿锵有力”的理解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独出心裁,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又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让人耳目一新。再加上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培养,实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水乳交融。)
反思总结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本中那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都是借助精美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唯有真正体会到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体味到它的艺术魅力,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情感的深处,跨越时空,思接千载,与文本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撞击。所以,语文教学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咬到文字的深处,咬出文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