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识字能力和感悟、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些都为学习本篇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他们没有切身的经历和情感的储备,难以通过语言文字表面来悟出背后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资料,联系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究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感受远大志向。
2.写出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资料,联系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究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感受远大志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事件要素表,把三件事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事件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做什么)
事件一
新学年开始了
修身课上
魏校长(问)
周恩来(答)
事件二
十二岁那年
奉天
伯父(告诉)
周恩来(疑惑不解)
事件三
一个星期天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中国妇女(受欺侮)
周恩来(看见、体会)
2.指名概括
根据因果关系进行概括
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概括
3.齐读课题
这志向多么远大呀,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揭示课题,重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学生抓借助事件要素表,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为下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
二、批注阅读,体会“中华不振”之困
1.是什么原因促使周恩来小小年纪就树立起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呢?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
学生汇报交流,师相机梳理关键信息。
(1)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预设:这些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本是我们中国的土地,但是中国人却不能随便去,怕不小心惹了外国人,这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师小结:正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我们的国土才会被侵占。你们还从哪里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呢?
板书:国土被占
(2)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预设:正像上文伯父说的那样,中国人受了欺负没处说理,如果轧死人的是中国人,中国巡警还会这样做吗?肯定不会。说到底,就是因为外国强,中国弱,连警察也不敢惹外国人,这个可怜的女人才会无处说理。
师:这位同学能够结合上文伯父说的话来加深自己的理解,可真会学习。
①发挥想象:中国巡警会怎么训斥这个可怜的女人呢?
这个可恶的巡警不但不帮中国人,反而在自己同胞面前显示威风。看到这一幕,你有怎样的感受?
②指导朗读,读出愤怒
(3)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底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师:关于事件三,你们还有其他的感受或想法吗?我们继续交流。
预设:看到自己的同胞被外国人欺负,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可见他们内心的愤怒,然而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只能”这个词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无奈。
师:面对这不公平的一幕,周围的中国人只能敢怒不敢言。
①指导朗读,读出感受
②小结:我们的国人在租界受了欺负,竟然没处说理。这就是——“中华不振!”
板书:国人被欺
(4)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①理解:大不相同。
预设:我从“大不相同”感受到了外国人的地盘是很繁华的,而中国人的地盘却很冷清。
②出示图片,对比理解中国的贫穷落后。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当时外国人的地盘高楼林立,他们衣着华丽,而中国人却住在低矮的茅房里,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③师小结:外国人占据的土地热闹非凡的,相比之下,中国的其他地方是这样的贫穷落后,这就是“中华不振”啊。
板书:贫穷落后
④指导朗读,感受小周恩来内心的震动。
5.总结:我们通过勾画相关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设计意图】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的社会现状后内心的触动。
三、补充资料,探寻“中华不振”之因
1.过渡:一百多年前的旧中国承受的屈辱和苦难远不止于此。让我们跟着视频一起走进那段岁月中。
2.结合资料,交流观后感受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正是因为清政府懦弱无能,国家才会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百姓才会被外国人压迫。
3.小结学法:是啊,落后就要挨打。借助资料,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明白了“中华不振”背后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缩短时空的距离,学生走进中国那段多灾多难的历史,探究“中华不振”的社会状况及背景原因,深入体会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揣摩内心,体会“振兴中华”之思
1.引导:目睹这一切,周恩来的心情是怎样的?他又萌生了怎样的想法?带着这个问题,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交流周恩来的想法。
预设:怎样才能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
怎样让中国人觉醒,进行反抗?
从现在起我要做些什么?
3.小结:千思万绪凝聚成了一个深沉的思考——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一直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4.引读
看到这一幕,周恩来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魏校长又一次追问时,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时的周恩来只有12岁,这9个字已经是他一生的奋斗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他为这个目标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设计意图】“润物细无声”,通过反复品读周恩来的誓言,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引导学生真正了解周恩来的胸怀和抱负。
五、理解诗意,体会“振兴中华”之志
1.过渡: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东去日本留学前,他在给同学的赠言中说:“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可见,让中华崛起、中华腾飞是他一贯的志向。他还写下了这样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
2.学生朗读诗歌,听教师讲解诗歌大意
师:这首诗很难,你们理解吗?
第一句:唱完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壮志豪迈地掉头去了日本。
第二句:面壁十年,形容刻苦钻研。破壁,引用的是画龙点睛的典故,意思是我去日本要刻苦学习,学成之后,像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
第三句:他钻研社会科学的目的是三个字——“济世穷”。拯救、挽救社会的危亡。
第四句:即使理想无法实现,像陈天华一样用投海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雄。
3.再读诗歌,小结
《大江歌罢掉头东》这首诗,表达了他励志学习本领,促进中华崛起的决心,让我们带着感受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4.说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教师小结: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仅是因为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不振”,还因为他意识到,只有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找到拯救中国的道路。“振兴中华”这个伟大的志向,陪伴了周恩来整个求学生涯。
【设计意图】在体会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的基础上,朗读周恩来去日本留学之前写下的这首诗,引导学生感受周恩来不但有报国之志,更有实现志向的计划和行动。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爱国。
六、感受崛起,书写个人读书志向
1.引导: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周恩来这样的中华儿女,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奋斗,如今的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正以崭新的姿态向全世界宣告,今日之中国已然崛起。
2.看视频,感受国之崛起
3.写一写读书的目的和理由
都说少年强则国强,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应该想一想,自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