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doc

239阅读 | 9收藏 | 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doc第1页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doc第2页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doc第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梦里寻梦 上传于:2024-06-26
小学语文 四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崛、范”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会写“肃、默、晰”等12个生字,会写“严肃、默默、清晰”等16个词语。 2.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4. 写出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教学重点】 1.在阅读中体会文中表达的“中华不振”,感受落后就挨打的道理。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3.明白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谁说的? 生:周恩来。 师:“中华”指的是哪儿?“崛起”是什么意思? 生:“中华”指的是我们的祖国——中国。 生:“崛起”是振兴的意思。 师: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 生:为中国的振兴而读书。 2.找出周恩来的话读一读。 师:文中怎么写的,请找出原句来读一读。 3.比较他人的话,体会周恩来之所以有如此想法,是源于他经历的事情。引出“中华不振”。 师:当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时同学们怎么回答? 生:为明白道理。 生:为当官而读书。 师:俗话说,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当时同学们的想法,现在许多学生也有。一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往往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是什么让小小年纪的周恩来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愿呢? 生:这是因为他看到中华太贫穷,太落后了。 师:对, 因为当时中华不振!】 二、耳闻“中华不振” 1.通过不同图片的对比,来感受当时中国人与洋人的生活差异。 2. 通过“租界”与“租借”对比,来体会“中华不振” 3.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伯父的无奈与周恩来的疑惑 三、目睹“中华不振”  1.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件事情?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1:第一件事: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了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预设2:第二件事:周恩来来到奉天,听到伯父叹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难以忘怀。 预设3:第三件事:周恩来在租界里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无处说理,体会“中华不振”。) 教师追问:让我们用上“之所以……是因为……”将三件事连接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预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周恩来之所以从小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是因为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里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现象,体会到了中华不振。 2.通过“闯入”二字来体会当时中国人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的无奈 3.再次体会中华不振 四、感悟周恩来的话 1.通过体会周恩来沉思,来感受他的想法 师:周恩来也感受到了这点,所以他常常沉思。他在想什么? 生:怎么办才好。 师:最后他认为怎样才可以救中华? 生:好好读书,振兴中华。 2.通过教师引读,再次体会周恩来的话 师:所以当同学们还在玩耍时,他就想——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当同学们为明理,为当官,为发财而读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