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课文叙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的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能启发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文本写作时通过多个时间、多个地点、多个人物,描写了多件事情;行文层次巧妙,过渡自然,采用了倒叙的写作顺序。
(二)教学价值分析
1.语文要素的学习价值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篇课文是单元语文要素落地的第一篇课文,本文存在多个时间、多个地点、多个人物,描写了多件事情这样的行文特点,让学生学会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是帮助其把握这类文章主要内容的有效方法。本课侧重引导学生学习方法、体验方法为主,为后一篇课文《梅兰芳蓄须》教学中的实践方法、运用方法做直接铺垫,也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开放性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做奠基。
2.人文主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