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崛、范、魏”等 9个生字,会写“崛、肃、晰、胸”等 18个字,会写“崛起、严肃、赞叹”等 16个词语。
2.借助学习单,归纳出课文讲述的三件事情,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悟“中华不振”,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4.立足繁荣富强的今天,写下自己读书的目的,立下高远的读书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借助学习单,归纳出课文讲述的三件事情,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悟“中华不振”,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2.小组合作讨论法。教师抛出问题,以小组成员之间探讨的方式,独立思考,分享交流。说清楚课文的三件事并归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小组交流触动心弦的句子,并谈谈感受。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快速浏览等方式,迅速捕捉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反复品读中深切体会“中华不振”。
4.练习法。通过小练笔的方式,立足繁荣富强的今天,写下自己读书的目的,立下高远的读书观。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在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阅兵式的视频,大家认真观看,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学生预设:壮观、气派、祖国非常伟大,国家很富强。
2.教师引导:为了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牺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少年周恩来,了解他立志读书的故事。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伸出手,与老师一起书写本节课的课题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同学们清晰准确地读课题,请同学们铿锵有力地再读课题。
学生活动:学生书空标题,并按要求读出本节课标题。
4.教师引导:哪位同学当小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周恩来。(PPT出示周恩来介绍)
学生活动:学生起来认真读。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识字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生:大声朗读课文,读完之后端正做好。
师:识记本节课重要的词语,出示词语。
崛起 模范 光耀 门楣 清晰 严肃 东北 奉天 东关 学校 江苏 淮安外国人 占据 惩处 肇事 训斥 劝慰
学生先自由读,拿不准的字音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一组同学读第一行,二组同学读第二行,三组同学读第三行,要求不拖音,一个词读两遍。
生:大声朗读。
师:第一行的“严肃”可以用在什么场景呢?
生:老师问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妈妈严肃地批评了我,周一升国旗要严肃。
(教师及时点评)
师:第二行四个词语有什么特点呢?试着说一说。
生:四个词都是地名,周恩来十二岁离开江苏淮安,来到东北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学习。
(教师出示地图来介绍并及时评价)
师:第三行词语,我们借助当年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的照片来了解。
生:认真看照片,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见解。
2.写字
师:根据学习单预习情况,生字全部书写正确的有 20名同学,出错的字集中在“崛”和“赞”两个字。找学生说一说这两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拿出田字格,一起练习书写。
生:“崛”左右结构,书写左窄右宽,屈的一撇舒展开来,出微向左倾。“赞”上下结构,上面第一个先的最后一笔应该由竖弯钩改为竖提。
生认真练习。
3.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师:回忆本节课一共写了几件事?分别对应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
生:三件事,第一件事 1-10段,第二件事 11-14段,第三件事 15-17段。
师:借助学习单,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试着把三件事梳理清楚。
生:讨论并回答。
第一件事:新学年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赞叹;
第二件事:初到奉天,伯父告诫周恩来,因为“中华不振”,不要随便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疑惑不解;
第三件事,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亲眼目睹了中国妇女被欺负的事,这让他真正明白了“中华不振”。
师:梳理清楚了三件事,谁能用一段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呢?
生:课文讲述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奉天读书,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所说“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三)再读课文,体悟“中华不振”
师:同学们,少年周恩来为什么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
生:因为“中华不振”。
师:请同学们默读 11-16自然段,伯父说的话和周恩来目睹的场景,画出触动你心弦的句子。
生,认真读课文,并做旁批。
师:同学们,分享是令人愉悦的,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按照请大家看到(哪句话),从(哪个词语)体会到了(什么感情)来交流。
生:交流,举手回答。
生 1:我从“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中“绕着走”体会到了伯父的心酸和无奈。
师:体会伯父的这种感情,带着感情再读这一句话。
教师点评,学生点评。
生 2:我从“‘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中“叹了一口气”体会到了伯父的愤懑和沉郁。
师:带着沉郁的感情再读这一句话。
教师点评,学生点评。
这是周恩来第一次耳闻中华不振,此时的周恩来对“中华不振”还是疑惑不解。
(教师板书:耳闻中华不振)
生 3:我从“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中“原本指望、惩处、训斥”体会到了女人的心酸、痛苦、无助体会到了外国人的嚣张,中国巡警的不作为,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师:这个亲人,可能是女人相依为命的丈夫,可能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也可能是她白发苍苍的父母,她坐在地上哭着,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无助,哪位同学能再来读这句话?
生:带着感情来读,教师点评;
再找学生读,学生点评。
反复品读,直到感情最高涨。
生 4:我从“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中“紧握着拳头、只能劝慰”体会到了围观中国人的敢怒不敢言,在外国人面前的自卑,也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师:围观的中国人充满了愤怒和生气,但是大家能做什么呢?只能劝慰这个女人接受现实。哪位同学试着读出围观中国人的矛盾来?
生:读,点评。
师:同学们读的都非常有感情,这一幕,深深刺痛了少年周恩来的心,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
(教师板书:目睹中华不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受外国人欺负的场景比比皆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香港岛割给了英国;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又战败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输给了日本,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