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花城版小学音乐科第九册第15页
【教材简析】这首歌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789-1792年在他的家乡德国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为了生活有随身带着土拨鼠(旱獭)到处流浪的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养猫、狗,并带他们外出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歌曲是两段体结构,有四个乐句组成,每句四小节,双句是单句的重复,a+a1+b+b1,6/8拍子,弱起节奏。歌曲感情真挚纯朴,乐句中可按歌词的分句进行呼吸。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常识与技能,如节拍的听辨、乐谱的视唱、歌唱声音的控制、音乐情绪的感受等,喜欢独立思考,喜欢表现自己的个性。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歌曲《土拨鼠》词、曲的作者。
2、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土拨鼠》,体会流浪者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亲密情感,表达流浪者忧伤的的思乡之情。
3、学习6/8拍的有关知识,感受6拍子的强弱规律,能随音乐正确划拍。
【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有感情的声音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认识并掌握6/8拍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音乐光碟、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