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广东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五课。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广东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五课。《茉莉花》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它清丽、柔婉,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内容以江苏民间音乐《茉莉花》为主题,向学生展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学生通过对茉莉花香味、外型的了解以及对歌曲旋律逐步深入的感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茉莉花的美,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感情地完美表达。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音乐兴趣浓厚,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音乐素养。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已掌握了演唱的初步技能,同时也具备初步的音乐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他们通过电视、音像资料对《茉莉花》的音乐有所了解,甚至一部分学生已基本能哼唱歌曲了,因此,学唱歌曲已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把重点放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他们充分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比较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难点放在指导学生用轻柔、婉转的歌声演唱歌曲。
【设计理念】《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典型代表,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课时,特地以课前欣赏萨克斯演奏的《茉莉花》营造氛围,再通过对茉莉花的了解导入新课,通过读、拍节奏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实践并掌握音乐知识,解决了歌曲中难唱的句子,就让学生用听唱法跟着琴声学唱歌曲,然后通过让学生欣赏比较多种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再通过讲述歌剧《图兰朵特》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同时,尽可能地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学唱《茉莉花》,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以及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
(2)、学习音乐知识“重复”,认识并掌握附点音符。
能力目标:
比较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比较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轻柔、婉转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题:听、闻、看。
1、师: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视频在唱什么?课室里有什么香味?(教师在教室里喷洒茉莉花空气清新气,课前播放2013年春晚上的一个节目:宋祖英和席琳迪翁演唱的《茉莉花》)。
2、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茉莉花的世界,感受茉莉花的芬芳!(板书课题:茉莉花)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使学生直接进入了学习的主题。)
二、新课教学:
(一)让学生了解茉莉花。
1、师:有谁见过茉莉花吗?把你了解的茉莉花的形态、色彩描绘一下。
2、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利用多媒体:在器乐演奏的《茉莉花》音乐背景下简单介绍茉莉花:
茉莉花原出波斯,汉代传入我国,已有1700年的历史。现我国广东、福建、四川及江南一带都有栽培。
茉莉花,是一种小花型,花色洁白,叶色翠绿,香味芬芳。茉莉也有红色的,色艳而无香,而浅红色的称米茉莉。
茉莉花清香四溢,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原料,茉莉油的身价很高,相当于黄金的价格。茉莉花还可薰制茶叶。
茉莉花洁白、芬芳,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为了表达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传唱着许多赞美茉莉花的小曲,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欣赏一些关于茉莉花的曲子。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简介茉莉花。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的整体感知,为学唱歌曲做铺垫。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渗透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我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会用各种方法去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话的情感。)
(二)学唱歌曲及音乐知识。
1、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播放一次)
师:刚才,我在播放茉莉花时,发现好多同学在小声跟着音乐一起哼唱,你们以前在哪儿听到过这首歌吗?
2、再次播放歌曲。(播放一次)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看歌页,找找哪两个乐句的旋律是完全相同的,怎样表示这两个完全相同的乐句?(AA、△△……)
师:在歌曲或乐曲中,旋律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叫重复,用“AA”或“△△”表示,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唱一唱这两个乐句。
3、学习音乐知识:附点音符
师:下面我们跟琴唱一唱整首歌曲的旋律。
师:在唱的过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难?有哪里是不会唱的?(引出32 13 ︳2﹒3 ︳5 61 ︳5—︳中的“2﹒3”这个节奏型)。我们还没学过,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a.(课件出示)先学会拍、读“2﹒3”这个节奏型。点击电脑,认识附点音符及其时值。
b.拍、读新的节奏型(见课本P35),要求学生口读、手拍要协调。
2∕4 ta a ti︱ta ta ︱ta a ti ︱ta ti ti︱ta a ︱
ⅹ﹒ ⅹ︱ⅹ ⅹ ︱ⅹ﹒ ⅹ ︱ⅹ ⅹⅹ ︱ⅹ— ︱
茉 莉 花 儿 洁 白 又 清香 呀。
c.找出乐谱中的附点音符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音乐知识直接讲述枯燥无味,学生的印象也不深刻,抓住小学生天生好动的特点,通过动口读、动手拍、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学生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4、学习歌曲。
(1)、师:解决了歌曲中难唱的句子,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的琴声唱旋律。
(2)、全班齐唱一次歌词。
5、歌曲处理
(1)、你感受到这首歌曲是什么样的风格?让学生自由讨论(柔美、婉转)。学生回答意思相近的教师都给予肯定,并告诉学生这就是小调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小调歌曲的美。
(2)、你能把自己总结的歌曲风格用歌声表现出来吗?再一次唱歌词。并自我评价两次唱的效果如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6、欣赏江苏风景
师:为什么江苏民歌《茉莉花》会有柔美、婉转的风格特点?这是由江苏特有的人文文化所决定的。现在老师带你们去领略一下江苏的风光。(课件出示带竹笛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