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课时 教案.doc

306阅读 | 11收藏 | 2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课时 教案.doc第1页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课时 教案.doc第2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2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心魔 上传于:2024-06-03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读书的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这能启发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 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会比较陌生,课前应要求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在教学中,教师应介绍必要的社会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体会周恩来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严肃”等15个词语。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知文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能归纳课文描写少年周恩来的三件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文回顾:引导学生回忆二年级学过的《难忘的泼水节》,唤起学生的回忆,再引出本文主人公:周恩来。 点明:描写了周恩来总理跟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情景。 2.理解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知道“中华”“崛起”的意思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