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玲、祥”等 8 个生字,会写“叭、玲”等 9 个字,并积累词语“端详、脑筋、收拾、满意、参加、懒洋洋”。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识字、写字,理解运用“端详、脑筋、收拾、满意、参加、懒洋洋”等词语。
(2)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人物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品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16 页。(板书课题:25 玲玲的画)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同桌合作学习文中带拼音的生字。
(1)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如“详”可以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地看)的动作来感悟;“奖、叭、催、脏”等,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检查生字认记情况。可以在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戏中完成。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特别是笔顺,应该引导学生临写。
(2)写美观。借助两个带木字旁的字(楼、梯)的书写指导,可以复习巩固木字旁的书写方法。“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
(3)全班交流。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3.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布置作业
1.抄写 9 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认读有生字组成的生词。
3.反复朗读课文,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25 玲玲的画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 (好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游戏激趣
1.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句子。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