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学生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加减、乘除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本单元主要包括“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解决简单的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两方面的内容,重在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学情分析:
在混合运算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了脱式计算的书写,头脑中已建立计算混合运算时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的思维模式。四则混合运算把两级运算合在一起,它的运算顺序需要教师借助情境,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教师在情境的使用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图并提出问题作为亮点出现。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引导法、讲授法、发现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并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突破课堂重、难点,降低了学生探究难度,激发了学习兴趣。
设计说明:
1.通过语言、课件进行情境创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数学运算顺序规定;提高了学生的发散、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教师通过发放通行证的形式,出示课件,让学生回答复习同级运算顺序。
情境预设,初步探索。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读图后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预设:学生可能获得的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方法:一是分步列式,二是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三是添加了小括号的综合算式。
展示学生作品:1分步列式,2综合算式,如果有小括号的展示。
教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4×3+7为什么先算4×3。
7+4×3或7+(4×3)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加这个小括号是什么意思?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