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
【课前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围绕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交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启发学生梳理、总结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三种方法。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呈现了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四字词语,第二项编排了对比反问句和陈述句不同语气的两组句子,让学生通过对比感知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日积月累”安排了唐代诗人高适的七言送别诗《别董大》,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是送别诗中的名篇。
【教学目标】
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出词语形容的人物。
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教学重点、难点】
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出词语形容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部分课文的标题,启发学生回忆文章内容。
教师引导:同学们,《观潮》《梅兰芳蓄须》《普罗米修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几篇文章都是我们学过的课文,大家应该还记得它们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吧。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呢?
预设1:《观潮》是我们这本书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我印象很深刻,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及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预设2:《梅兰芳蓄须》是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所以我对它的印象很深,课文讲述了梅兰芳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他蓄须明志,我感受到梅兰芳先生深深地爱国情怀。
预设3:《普罗米修斯》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普罗米修斯勇敢盗取火种的故事。
教师小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就能对文章形成一个初步而全面的认知,能够快速理解文章,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怎么做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呢?回忆一下,你是怎么把握下列课文的主要内容的?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小组讨论交流吧。
《观潮》
《普罗米修斯》
《梅兰芳蓄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总结填表后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怎么样?小组讨论出怎样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呢?
预设1:《观潮》我通过题目就能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观看钱塘江大潮的事情,所以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时要以观潮为主。很多课文通过题目就大概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盘古开天辟地》等。
预设2:在学习《普罗米修斯》时,我们是找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进行总结概括,整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预设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里面讲了三件事情,我们先概括出每件事再根据合理的顺序进行串联,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小结:你们概括的真全面,我们打开书,对照书中“交流平台”的部分,看看你总结的全面吗?
3.学生对照书中“交流平台”的部分,教师归纳整理。
教师小结:除了同学们总结出的①抓住课文的标题;②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③串联文章讲的每一件事,我们还可以运用抓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摘录中心句段等等......
学生齐读拍手歌谣。
4.拓展运用,随堂练习。
教师可以出示其他课文或课外选文,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小结:学习不仅要讲究刻苦精神,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好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技巧,同时也要注意灵活地运用这些技巧,让自己的学习之路更加畅通。
二、词句段运用
1.教师出示周恩来、梅兰芳二人图片,激趣导入。
教师过渡:刚刚和大家一起回顾了本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两篇文章的主人公周恩来和梅兰芳给你们分别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他们的话,你们觉得哪些词语比较合适?
预设1:我觉得周恩来是一个有远大志向、博大胸怀的人。
预设2:我觉得梅兰芳热爱祖国、拥有高尚情怀。
教师引导: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人的优秀品质的。那么,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形容优秀的人呢?书中出示了八个词语,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词语,引导学生朗读词语,教师纠正字音。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重点强调:“凛”字是前鼻音;“秉”字是后鼻音;“阿”是多音字,此处应读“ē”。
指名一一讲述词语意思,教师适当拓展。
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等。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大义凛然: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英勇无畏:非常勇敢,不畏艰险。
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秉公执法:公正地执行法律。
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阿谀奉承。
教师引导: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人的优良品质,那可以形容哪些人呢?你可以形容我们书中学过的人物,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将这些词语与相关人物对接。
预设1:我觉得周恩来可以用“志存高远”来形容。
预设2:在《古诗三首》中有许多戍边将士,他们视死如归。
预设3:我知道志存高远的钱学森,英勇无畏的邓世昌,铁面无私的包青天,精忠报国的岳飞。
教师引导:有的时候,同一个人物也具有多种品质,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形容。连一连,你能行。
学生连线。
教师小结:看来咱们班同学看书可真不少,知道这么多人物故事,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还有很多,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百世、永垂不巧”等,课下希望同学们多搜集与这些词语有关的人物故事来读一读。
三、课后作业
1.希望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不断练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形成能力。
2.搜集与人物品质对应的人物故事来读一读。
四、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
题目
起因、经过、结果
串联故事
借助关键词
中心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2.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指名学生对比读句,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为我们提供的两组句子,你发现句子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1:我发现两个句子说法不同,但都表示相同的意思。
预设2:每组的第一句虽然有问号,但是并没有疑问的意思,而是通过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男女生分别朗读每组中的反问句和陈述句,体会语气的不同。
教师追问:我们这样的句子叫反问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是反问句呢?
预设: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
教师追问:好好的一句话,为什么要变成反问句呢?它们两个在表达效果上会有不同吗?结合两组句子来说一说。
预设1:第一组句子,“围观的中国人都握紧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谁也不敢怎么样,和谁又能怎么样呢?”我感觉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一些。
预设2:我和第一位同学有相同的感受,“不愁没钱花和还愁没钱花?”虽然两句话表示相同的意思,但是反问句表达的更强烈。
男女生再分别朗读每组中的反问句和陈述句,体会语气的不同。
教师小结: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问句,语气要比陈述句强劲有力,利于表达鲜明的爱憎态度。
2.结合情景,尝试运用。
教师引导:在下面的情境中,你觉得用什么样的语气会更好呢?
预设1:我认为情景一用反问的语气会比较好,因为小明犯了错误,我是需要提醒他,用反问的语气更能表达我的心情。
预设2:我认为情景二用反问的语气比较好,语句中“我”是半信半疑的说,不确定,表示收到礼物非常的惊喜,所以用反问句比较好。
教师补充:同学们分析的有理有据, 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用于需要强调突出,或者增强说服力的情境中,比如情景一为了更好地提示错误行为,可能用反问效果会更好。但是反问句的表达有时候过于强硬,可能也会伤害听者的情感。所以,该不该运用反问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景,对象来使用。
教师提问:用反问句这两个情境应该如何来说呢?同桌先来说一说。
学生同桌交流。
预设1:小明你不应该乱扔垃圾,难道有清洁工打扫卫生就可以乱扔垃圾吗?
预设2:难道这个礼物真的是送给我的吗?
3.拓展练习,迁移运用。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语言是人际交往的桥梁。语气很细微,但是很重要。因时、因地、因人调整语气,和别人聊天、谈事情,要慎用反问句。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中语句的对照,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语句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感受反问句更强烈的语气表达,在选取生活中比较平常的事例进行实战演练,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二、日积月累
1.出示诗题,理解导入。
教师过渡:我们在本单元已经学习了三首古诗,今天,我们将再学习一首古诗——《别董大》。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从这个题目来看,大家知道这首诗写的可能是什么内容吗?
预设1:“别”我觉得是“送别”的意思,“别董大”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