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说明】《登泰山记》一文内容比较浅易,学生对照课下注释一般能自己读懂。教此文按照文章本身的顺序展开,即引导学生先了解泰山的位置,再熟悉游踪,品析泰山日出,感知人文景观等。这样平铺直叙,学生感到如蜻蜒点水,收获不大;自己也总觉得未尽其意。本学期笔者执教了一节公开课,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深入地挖掘和积极地迁移、拓展,把看似意浅面窄的文章读深读宽,从平凡中读出不平凡,从而拓展了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过程尽量贯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教学目标】
1,自主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2,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调动知识储备,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说明: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桐城派的文学主张及姚鼐的文学成就。对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熟读课文并做好文言知识卡片。文言知识卡片包括:整理重要实词,常见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一、快速切入美点。品析文章妙处
师:作者登上泰山以后,看到两幅画,一幅是“夕照图”,一幅是“日出图”。请同学们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