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百 数 表 沪教版.doc

137阅读 | 4收藏 | 10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百 数 表 沪教版.doc第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百 数 表 沪教版.doc第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百 数 表 沪教版.doc第3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百 数 表 沪教版.doc第4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百 数 表 沪教版.doc第5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百 数 表 沪教版.doc第6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百 数 表 沪教版.doc第7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百 数 表 沪教版.doc第8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百 数 表 沪教版.doc第9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百 数 表 沪教版.doc第10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0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情话与酒 上传于:2024-06-08
百 数 表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及与他人的交谈活动来认识百数表,并探索百数表中的排列规律。 运用百数表中的书的排列规律写数,找出所给的数。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及难点 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 教学过程: 一、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 师:你能猜出没开的花里藏着哪个数宝宝吗?谁先猜? (学生个别汇报) 1 2 3 4 5 6 11 14 15 16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28 29 30 38 39 48 52 53 54 55 56 58 59 62 63 65 66 68 69 70 72 76 82 83 85 86 92 93 94 95 96 引入新课: 师: 我们把1——100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放进表格里,给他一个名称叫做百数表。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新本领。它在书上28页。请大家把书打开。 探索规律: 巩固行、列 师: 数一数,百数表有几行?有几列?(电脑演示) (学生汇报) 探索规律: 师: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百数表,你发现什么小秘密吗?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每一行左右两数相差1 每一列上下两数相差10 最后一列都是整十数,个位都是0。 从左到右斜行每两个数相差11 从右到左斜行每两个数相差9 要求: 每个小秘密找出来都要举例。 其他小朋友任选一个数字验证。 习与应用: 实际应用: 师: 书28页练习3 应用与探索: 1). 说出31在百数表中第几行?第几列? 2). 说出第十行,第3列的数是什么? 3). 个别学生说几行几列,大家说出它在百数表中的位置。 小结:(略) 三. 游戏: 师; (出示)小猪到小羊家,经过哪些数字? 1 兔 狼 猪 (学生说,教师演示。或者,学生直接上来一个说,一个操作) 师: 小朋友真了不起,为小猪设计了这么多安全又快的路线。 情感交流: 师: 对于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百 数 表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P22—P23。 设计意图 《百数表》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表示方法、百数图、数位等知识之后安排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直观探究的方式更深刻地揭示百以内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行和列与数位上表示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让学生在经历多种模型中,如动作行为到图的阶段,再符号语言阶段(百数表),逐步具体到抽象,形成百以内数的一些基本概念。百数表又突出了数的定位、数行列之间的对应关系,渗透两维坐标思想。在课中我力求把教材的编写意图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努力营造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操作、想象等活动中感知体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情感得到共鸣,思维得到发展。 这节课我大体分了三个教学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在百数表上观察1——100数的排列规律,并设计了三个找数的小练习使学生的认识逐步上升。 第二个层次是:脱离百数表,直接根据行列数找数。 第三个层次是:通过两个游戏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梳理深化。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百数表上认识100以内的数,进行数的定位练习,并通过直觉,探究数与数关系的模式。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及难点 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相应练习纸、“L”型工具。 教学过程: 引入 出示:百数图 学生复习后,把圆点隐去显示百数表 引导学生初步观察表上的数 板书课题:百数表 师:百数表上有很多数学小秘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看能发现多少个它的数学小秘密。 (从百数图到百数表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同时在百数图与百数表的元素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为结构化呈现百数表作铺垫。) 新课学习 (一)观察探究百数表上数的排列规律 师:为了便于探究,先复习一下行和列。手势表示,什么叫行?什么叫列? (师生一起做动作) 小组讨论,进行探究 汇报交流 1、师引导学生先说说行。 生:每行都有十个数。 生:我发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1。 生:我发现第二行都是十几,第三行都是二十几,第四行都是三十几······ 师此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第二行不都是十几,最后一个数是二十。第三行不都是二十几,最后一个数是三十。即:每一行的前9格十位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相差1。 师:第二行前面是11—19,为什么最后一个数不是十几? 生:因为19+1=20。 生:因为10个一可以用1个十来表示。 生:因为逢十进一。 师:第五行的数从几到几? 生:41——50 师:不看表,第七行是从几开始的? 手势汇报,有可能是61,也有可能是71。 同桌讨论,是几?为什么? 生:我是从第一行数的,数下来第七行是从61开始的。 生:1—100的数要按次序排队的。每一行只能排10个数。第一行从1开始,第二行从11开始,第三行从21开始,第四行从31开始,这样看第七行就从61开始。 2、再说说列 生:我发现第一列个位上都是1,第二列个位上都是2,第三列个位上都是3······ 生:我发现每一列十位是按1、2、3、4、5、6、7、8、9的顺序排列。 生:我发现最后一列是整十数。 ······ 师:第三列从几到几? 生:3——93。 师:用手遮住眼睛,想想第八列从几到几? 生:8——98。 小结:通过探究,你们发现了百数表上行和列排列的一些小秘密,每行的数都是 挨着次序排列的,每次大1。每列也是挨着次序排列的,但它的次序是每 次大10。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和认知冲突,学生们在思辨、探讨过程中观察百数表上行和列的排列规律,同时揭示“满十进一”是编排规律的真正原因。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说说行,再说说列。从而,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汇报,将学生的发现进行疏理。再小结,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建构百以内数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练习巩固 1、出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师(指填36这格):填几?怎么想的? 生:35往后数1就是36 生:26下面是36 生:37前面是36 生:······ 剩下两格,指名生填空 小结:你们真会动脑,有的从行想,有的从列想,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个学习方法真好。 (扩展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发挥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和能动作用,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2、出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4 20 25 26 27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76 80   90 100 请学生全班动笔练习 出示答案 学生校对 师(指87这格):怎么想的? 生:90往前数3格就是87。 生:第九行是八十几的数,在第七列个位上都是7,所以是87。 生:······ 剩下两格,同桌交流:怎么想的? 小结:刚才你们能从多角度进行思考,现在又把看行看列的本领结合在一起用,真是学数学小能手。 (在“百数表”中隐去大部分数,只留下有关联的一些数,让学生们根据数与数之间的结构关系填数。引导学生既看行又看列,渗透两维坐标思想) 3、出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第三行第八列上的数是几? 师:象这样在表上找数就可以请个小帮手来帮忙。 出示:小帮手(L型学具) 演示找数的过程:先找到行,再移到列。行和列相交点的数就是。 师:第5行第6列上的数是几? 生操作“小帮手”练习找数 指名一名学生上实物投影演示 师:第8行第3列上的数是几? 生操作练习找数 (用“L”形小帮手,既有效地构建行和列与数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渗透两维坐标思想,同时也降低了寻找数的难度,而且也为今后学习直角坐标起到铺垫作用。。) (三)脱离百数表,直接根据行列数找数。 出示 行 3 列 4 数 ( ) 括号里填几?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3表示第三行,4表示第四列,这个数应该是24。 生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