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教案
一、 教学要求
1、整体感受,理清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2、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的中心。
3、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安排材料。
2、难点:理解课文是如何具体写“读书好”和“读好书”的。
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作者简介,字词学习。
2、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3、整体感受,理清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诗人徐志摩曾表达过读书后的不可言说的愉悦:“我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好像复新了一般。在诗里,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他指出了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2、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现、当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她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9月以冰心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写作了许多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樱花赞》、《拾穗小札》、《三寄小读者》等。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2、 正音释义
(1)字词学习:
悬(xuán)念 笸(pǒ)箩 天罡(gāng) 朦(méng)胧(lóng) 地煞(shà) 繁琐(suǒ) 消遣(qiǎn) 呻(shēn)吟 聊斋(zhāi) 堆砌(qì) 曹雪芹(qín) 施耐庵(ān)
(2)词语解释:
1、悬念: = 1 \* GB3 ①挂念,惦记; = 2 \* GB3 ②欣赏文艺性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
2、酷爱:非常爱好。酷:程度深的;极。 3、若有所失:好象失去了什么。
4、无聊: = 1 \* GB3 ①由于清闲而烦闷或精神无所寄托; = 2 \* GB3 ②(著作、言谈、行为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5、消遣: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
6、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7、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8、风花雪夜: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诗文。
9、自已: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10、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世故:处世的经验。
11、津津有味:形容很有趣味或兴趣浓厚。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
12、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13、气愤填胸:非常生气。常为“气愤填膺”。
4、 思考活动
(1)学生活动与要求
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2)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
5、交流活动
(1 )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可以适当穿插简单介绍所出现的名著基础知识。】
小节: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6、课时总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而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其他途径,用别人的、间接的经验来弥补缺失,丰富心灵,完善自我。
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更不竭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多读书。
三、布置作业
1、复习掌握本文的字词。
2、朗读课文,找出在字里行间体现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读书的感情和体会。
2、理清本文的结构。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 诵读活动
(1)学生活动与要求
请同学速读课文,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2)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并将文中内容进行概括。
3、交流活动
(1) 在字里行间体现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例如:
A、《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