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精品教案
文本分析:
本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学生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已具有了初步的识字能力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学习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他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崛、范、魏”等8个生字,学会“肃、晰、振”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