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借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4.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妒忌、军令状、迟延、调用、奇谋、神机妙算、欣然而立、军中无戏言”等词语。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孔明借箭的内容资料。
2.查阅搜集介绍诸葛亮及故事中人物的文章或相关资料。
3.船模型及相关的演示材料。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题激趣。
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
《孔明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