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少年当自强 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积极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
能力目标
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的事例,认识到青少年的责任和使命,增强忧患意识,积极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贡献。
知识目标
知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了解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理想;知道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走向世界应做好的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青少年的前途和命运和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突破方法
通过运用古今中外自强人物的事例,帮助学生深刻、全面理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道理。
教学难点
青少年如何传递中国声音
突破方法:
通过设置漫画、时政资料等情境,引导学生掌握走向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感悟法。
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和自强相关的事例,整理材料,设置情境及问题,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和自强有关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上中学时,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在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17岁那年,他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7年,他考取了留美研究生,并用不到三年的时间,获得了博士学位。1950年8月,邓稼先历尽艰辛,启程奔向新中国的怀抱。1938年秋,邓稼先告别了妻子和两个孩子,秘密主持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61岁时,邓稼先罹患重病回到了北京。在病床上,他对看望他的人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们快去工作吧,别让那些国家把我们中国落得太远了。
思考:从邓稼先的身上,你能看到哪些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对你的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提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二、新课讲授
(一)少年强中圆强
▲活动一:故事分享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在日记中写道:“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革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等书。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
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思考:你从张海迪的故事中得到哪些启示?
提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必将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
▲活动二:选择自己的未来理想
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
思考:说明他们的人生道路有哪些不同,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
青少年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道路?
教师强调: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正处在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少年接力奋斗,我们必将站到时代的潮头。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
立业,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二)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
▲活动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1.名言欣赏。
{先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
{三国}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一一诸葛亮
{宋}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尤须待阖棺。一陆游
{明}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一一顾炎武
{民国}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
思考:你从以上名言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情怀是否发生了变化?变与不变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2.探究与分享。
将来,如果让你和这些中国青年一样,有机会参与某国际大会并发挥作用,从现在起,你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教师总结: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同时,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活动四:积极走向世界一一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
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
思考: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变化?它说明了什么?
提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我们做起,我们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