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把握好文章的语气和节奏,流畅地诵读课文。
2、理解并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
3、在完成学习活动中,提高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确立科学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分析理解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运用,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教法学法
教学中,集中体现“活动式教学”的特点,通过活动,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科学地记忆积累,体会到文本的无穷魅力,强化完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美文品读
1、情境导入
请学生说出五句有关读书勤学的名人名言。教师预设5例,如: 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②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③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④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⑤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2、教师解题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劝”出新意、深意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学习的历史,劝学自然是一个古老的命题。经过孔子及其弟子几代人的努力倡导,学习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如果再去强调学习的重要和作用,便是拾人牙慧。荀子所处的时代,对于学习的进一步理解是持之以恒,创造发展。所以荀子的劝勉,师法孔子又高于孔子,显示出高妙深远的立意。
3、朗读文本。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然后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他同学进行字音订正点评,老师参与指导。重点是文章的语气和句式节奏的把握。点评后学生自我朗读,力求熟练。
(活动二)理解文意1、教师略说高中课堂古文学习的新模式,要学习积累的文言知识构成。 2、分组合作,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本大意,进行文句疑难探究。 要求:每组成员积极参与,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组内先行探究,本组探究不了的,组长记录后提交全班探究,全班解决不了的由教师点拨。 3、概括文意。指导学生 4、教师巡视、参与。
(活动三)制作知识卡片 1、教师示范方法。
《劝学》类别:文言实词
实词
例句
解释
生
生非异也
通性,资质
上
上食埃土
名词做状语,向上
水
非能水也
名词做动词,游水
文言虚词
虚词
解释
例句
而
表转折 却
而寒于水
于
介词 从
青,取之于蓝
者
的人
假舟楫者
2、自主制作
根据上面制作文言知识卡片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一词多义、句式等文本中的重点知识,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的形式,突破教学目标中掌握文本重点字词、文言知识的要求,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
第二课时
(活动四)背诵比赛
1、制定规划。课前讨论制定评分标准和比赛规则,通过民主推荐方式组成评委会。
2、赛前准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要求充分准备。
3、分组比赛,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加以背景或者音乐的形式,鼓励小组合作创新形式,提高朗诵的质量水平。
4.教师评点总结。
(活动五)引导学生整理名言
1、引导学生整理文本中的名言,并进行归纳。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
2、利用小组合作模式搜集整理古今有关“劝学”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