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毫升 教案
教材分析
《认识毫升》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这一课时主要教学毫升的认识以及毫升与升之间的单位换算。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帮助学生来学习,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容器,意识到毫升也是常用的容量单位,再让学生观察量筒里的1毫升水,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到毫升是一个很小的容量单位,强化了1毫升的容量概念。紧接着安排了一个例题教学升与毫升的进率,借助量杯认识了500毫升,再通过操作认识了1升=1000毫升。最后,安排了一系列练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毫升,熟悉升与毫升之间的单位换算。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升”这个容量单位后进行的教学。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与“毫升”有关的事物,如牛奶、矿泉水、口服液、咳嗽糖浆等,学生不仅有学习的生活经验,也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对常见事物的观察,初步认识计量毫升的工具,体会用毫升计量的方法。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1毫升水有几滴,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初步建立毫升的直观表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初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在实际操作的情境中,进一步感受1毫升的含义,知道1升=1000毫升,并能进行升和毫升之间的单位换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理解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加深对容量含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突破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探究发现。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
突破方法:联系生活情境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提高。
教法与学法
教法: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在操作中学习获得新知。
学法:实践操作,分组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及1个1000毫升的量筒,1个10毫升的量筒,1支滴管,若干个500毫升量杯、一盆水。
学生:收集带有容量单位的实物,各种小容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交流: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升。你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升的知识吗?
2.口答。(课件显示)
水壶(2升 4升) 电饭锅(5升 50升)
金鱼缸(30升 300升) 纯净水桶(19升 190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在直观经验下感知“升”,为认识“毫升”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毫升。
课件出示教材例题3情境图。
(1)交流:从这些图片里你获得什么信息?
(2)师: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我们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符号“ml”或“mL”表示。(板书:毫升 ml mL)
2.体验1毫升。
(1)教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
问:谁来猜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滴?
(2)实验:教师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学生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3)交流: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又有了什么认识?
设计意图:由通过生活中的情景图入手,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了“毫升”,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了1毫升的直观感受。
(4)组织学生观察量杯。
请小组内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互相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分别在什么位置。
3.探索1升=1000毫升。
(1)提问:升和毫升都是容量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先猜测一下。
(2)出示装有1升水的容器和单位是毫升的量杯和一些水:根据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实验仪器,同学们想想该怎么验证大家的猜测呢?
(3)学生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4)问:同学们,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
(5)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