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9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初步学会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熟练地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9加几。
难点:理解“凑十法”,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89页例1、“做一做”和第90页“练习二十”的第1~3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前面我们学习了1~10各数的分与合、10加几和十几加几,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9加几。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课件出示教材第89页例1及情境图。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式。
这幅图中箱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求一共有多少盒饮料,也就是把箱子里的饮料盒数与外面的饮料盒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9+4。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然后组内交流各自算法和所求得的结果。
指多名同学说说自己的算法和结果,集体订正。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
(2)引导学生探究9+4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接着数。
箱子里有9盒饮料,记住9,接着数外面的4盒,从10开始接着数4个数,即10、11、12、13,一共有13盒。
所以9+4=13。
方法二:凑十法。
把外面的饮料放1盒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加外面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所以9+4=13。用图表示,如图: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的计算方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