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在感受、体验、理解古琴曲的基础上,了解我国古代音乐概况和古琴常识。
通过聆听、感受、示范、实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认识古琴音乐的风格特征。
通过聆听古琴曲《关山月》,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二、学情分析:
古琴音乐淡泊、优雅、深邃,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平淡、无味”,与他们活泼好动、积极交往的、表现自我个性的年龄特点有冲突,故本课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古琴音乐文化的精髓。
三、教材分析:
古琴曲《关山月》是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古风新韵》中聆听部分的内容,是一首流传极广的梅庵派小品, 在20世纪50年代被配以李白的同名五言诗,以特别的旋律进行和鲜明的音乐表情表现古代守边将士们思念家乡之情。
四、重难点:
重点:欣赏古琴曲《关山月》,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难点:在感受、体验《关山月》的基础上了解古琴的音色,感受古琴曲的风韵。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课前播放《关山月》(琴箫合奏版)
活动1:[导入,认识古琴(识琴)]
展示古琴,你知道这件乐器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