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内容出处]
八年级 下册 六单元
[课标要求]
根据本单元着重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其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的要求,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 初步认识“和”的含义,知道“和”并不等于“同”,而是不同事物“和谐相处”。2学会“小事不计较、大事讲原则、得理也让人、有话好好说”的处事原则,初步学会在坚持原则、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谅解和宽容他人。
[学习目标]
学习中华“和”文化,理解 “和”与“同”的区别,探究“和而不同”在当下的意义。
2、搜集“和为贵”这方面的事例,探寻“和为贵”的真谛。
3、学习用“和”的思想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
4、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和”的理念和能力,提高“和”的意识和认识,达到“和谐”的目的。
[评价任务]
学生分享关于“和”的成语、名言以及小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说关于“和”的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和而不同”的理解以及意义。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关于“和”为主题的标语。
小组合作制定班级议事规则。
[学习课时]一课时
一课时
[新课引入]
1.展示图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北京的颐和园,雄安新区的容和塔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故宫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北京的颐和园,雄安新区的容和塔,“和”的思想体现在建筑文化上世间万物,因和睦而美丽,因和睦而温馨。中国文化崇尚“和” ,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 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 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下面,我们就围绕“和”来展开活动,去探究“和”的内涵与作用。
[学习过程]
活动一:探“和”之义
1. 试试看,你能说出多少含有“和”字的成语?
和蔼近人 和蔼可亲 和而不同 和风丽日 和风细雨
和合双全 和和睦睦 和和美美 和睦相处 和平共处
和气生财 和颜悦色 和衷共济 春和景明 鱼水和谐
和如琴瑟 琴瑟和谐 风和日丽 风和日美 风和日暖
风和日暄 民和年丰 清和平允 时和岁稔 上和下睦
心平气和 心正气和 政通人和 一团和气 情投意合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家和万事兴 天时地利人和
2.试试看,你能说出多少关于“和”的名言?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孔子家语》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和气平。——对联
3.试试看,你能说出多少关于“和”的故事?
教师先引入故事,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故事也大声分享出来。
师:《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师:老师讲的故事就是《罗威饲犊》,那我们“下一棒”谁来讲呢?
《罗威饲犊》 《司马徽让猪》 《杨翥(zhù)卖驴》 《于令仪宽偷》
《“六尺巷”的故事》 《“将相和”的故事》
师: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这些“和”的故事,和善、和谐也是中华文化一直追求的。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两个观点极具现实价值:一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个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
【小结】
和善、和谐也是中华文化一直追求的。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两个观点极具现实价值:一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个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
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
“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
活动二:寻“和”之用
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为贵”的故事俯拾即是。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和谐的追求,请你就这些故事谈谈你对“和”的社会意义的理解,谈谈“和”在当下有什么积极意义。
明确:“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国家安全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和”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气”等义,不管是“将相和”,还是“六尺巷”,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活动三:为“和”宣传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这首打油诗,可以看作一则诠释“和为贵”的精彩标语,我们平时也会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语,标语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制造氛围等有着特殊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研究了“和”文化,学以致用,请同学们也创作几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
明确:①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②各美其美,美之人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③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己
④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
⑤和谐使宇宙运转不停
⑥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说法,至少不要和他人争执
⑦促进和平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恶
⑧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
⑨机器的摩擦耗费成本,人际的摩擦损耗心灵
活动四:享“和”之用
小组讨论
制定班级议事规则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思考如何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小组合作,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
展示班级议事规则:
第一条:班级议事时,人人必须遵守沟通、信任、包容的处事原则。
第二条:讨论问题时要积极发表个人的见解,同时要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第三条:若意见不合、见解不同,要礼貌对待,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能一一味否认或粗鲁驳斥。.
第四条:商议班级事务时要以大局为重,以班级良性发展为共同目标,不能处处事先想到自己。
[课堂总结]
“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
[当堂练习]
班级将举行“和”文化综合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多姿多彩的“和”]
1.请你搜集古人与“和”有关的资料,如成语、名言、故事等,仿照示例,谈谈你对“和”的理解。
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
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谦逊与勇敢地承认错误。
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威仪尽失,礼崩而乐坏,政治上的多元状态造就了思想上的极度自由和解放。一时间,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如同绚丽的百花竞相开放,被称为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由此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之为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是泛指,其中对中国后世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在诸子百家的发展中,各流派的思想不断交锋与融合,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由此奠定。
读到这段历史,小明同学深有感触,想写-一副对联,还没写好,请你帮他完成。
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多彩流派群芳绚
文化融合,博采众长大美中华底蕴深
[魅力无穷的“和”]
①2019年4月,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湘潭市派出由部分优秀教师组成的访问团,赴新西兰交流。②我市教师为新西兰人民表演了书画、民族舞、诗词朗诵等节目。③这些节目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缘故。④此次活动,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和”的魅力。这段文字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修改。
③这些节目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缘故。“原因”和“缘故”语义重复,去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