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一定的识谱视唱能力,但基本不能独立视唱完整段落,班内学生音乐素养有两极分化的情况。学生对音乐活动有较浓的兴趣,善于模仿,容易跟风。
教材分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一首世界名曲,是德国勃拉姆斯的作品。曲风活泼欢快,旋律热情奔放。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乐曲等方式,能哼唱其中部分旋律(第一部分第二主题、第二部分),正确哼唱突强突弱等有“对比”的音乐片段,在哼唱与律动的实践中感受“对比”的特点。
运用情境设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本乐曲有清晰的框架上的认识,能理解本乐曲ABA式的结构特征。
通过参与律动等实践参与,使学生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感受世界名曲不朽的魅力,为今后进一步提升音乐审美能力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了解“对比”的要素、感受“对比”的魅力。
教学难点:从三个方面体会“对比”,一是从音乐要素中感受“对比”,二是从律动中继续体会“对比”,三是从结构中深层理解“对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听音乐跟老师做动作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