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三课
《有个洋娃娃》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花城版二年级下册第3课
(二)教学年级:二年级(1)班
(三)教学理念:
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学会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更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有个洋娃娃》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外国儿歌,我结合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开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我坚持课堂动与静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创编音乐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和体验印度尼西亚儿歌所带来的不同音乐风格,并能用自己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演奏、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受歌曲,学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用有趣中略带诙谐幽默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在演唱的基础上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培养学生的听觉以及创编的能力。
(五)教学分析:
《有个洋娃娃》是二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第3课感知音的高低中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充满童趣、优美抒情的印度尼西亚儿歌。歌曲带有简短的故事情节,生动表现了一个孩子在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时,想得到有因为太贵而不能得到的那种渴望与可惜的矛盾心理;这首歌曲音乐活泼,乐句短小,语句押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唱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童趣。
(六)教学重点:通过节奏、旋律的特点掌握印度尼西亚儿歌的特色风格,能够用诙谐有趣的情绪演唱歌曲。
(七)教学难点:
1.能用甜美的声音流畅地演唱歌曲。
2.掌握音乐知识,段落反复记号、连音线。
3.掌握1 1 |6 6 6|6.7| i 76 |5 –难点句唱法。
(八)教学策略:
通过听、唱、奏、演、创的方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熟悉并深入了解歌曲,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挖掘学生的创编潜力。
(九)教学课时:1课时
(十)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旋律图 木鱼、响板、双响筒
(十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复习音乐音名及手号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2.听辩音乐音名游戏。
3.出示课题《有个洋娃娃》。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知识,营造学习氛围,为新课作铺垫。】
二、学唱歌曲,解决歌曲的难点。
1.聆听歌曲。
师:同学们,歌曲里面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1)歌曲的情绪
A.伤心的 B.优美的 C.深情的
2.歌曲的速度
A.快速 B.中速 C. 慢速
2.再次聆听歌曲。
师:同学们,歌曲唱了几遍?生:(两遍)
师:真棒!在乐谱中有这样的音乐符号出现,“||: :|| ”表示反复唱;大家帮老师找一找乐谱中出现了V、︵,并感受换气符号、连音线在歌曲的运用。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聆听歌曲,让学生对歌曲